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实体关系模型英文解释翻译、实体关系模型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分词翻译:

实体的英语翻译:

entelechy; entity; esse; noumenon; substance; substantiality
【计】 entity
【医】 entity; noumenon; stereo-
【经】 entity

关系模型的英语翻译:

【计】 relational model

专业解析

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简称ER模型)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种概念建模工具,用于以图形化方式描述现实世界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关联。其核心是通过定义实体(Entity)、关系(Relationship)及属性(Attribute)构建结构化数据框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概念定义(汉英对照)

  1. 实体 (Entity)

    表示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对象或概念(如“学生”/“Student”、“订单”/“Order”)。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是数据库中可区分的独立单位。

  2. 关系 (Relationship)

    描述实体间的逻辑关联(如“学生选修课程”/“Student enrolls in Course”)。关系用菱形框表示,可包含一对一(1:1)、一对多(1:N)或多对多(M:N)的基数约束。

  3. 属性 (Attribute)

    实体或关系的特征描述(如学生的“学号”/“Student_ID”)。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分为唯一标识实体的主键属性(Key Attribute)和普通属性。


二、ER模型的核心要素

要素 英文术语 作用与示例
实体集 Entity Set 同类实体的集合(如所有“教师”实体构成教师实体集)
弱实体 Weak Entity 依赖其他实体存在的实体(如“订单明细”依赖“订单”)
联系集 Relationship Set 实体间关系的集合(如“教授-课程”授课关系)
角色 Role 关系中实体的功能(如“员工-部门”关系中,员工角色可为“管理者”或“成员”)

三、模型特点与应用场景

  1. 可视化设计

    ER图(ER Diagram)直观展示数据结构和约束,便于开发人员与业务方沟通需求。

  2. 数据库设计基础

    作为概念模型,ER模型可转化为关系数据库的表结构(如将实体转为数据表,关系通过外键实现)。

  3. 约束表达

    支持基数约束(Cardinality,如“一个学生最多选5门课”)和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如“每门课程必须由教师教授”)。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原始论文

    Chen, P. P. (1976). The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Data. 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首次提出ER模型的理论框架)

  2. 标准教材

    Elmasri, R., & Navathe, S. B. (2016).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s (7th ed.). Pearson.

    (详解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映射规则)

  3. 国际标准

    ISO/IEC 19763-3:20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etamodel framework for interoperability (MFI) — Part 3: Metamodel for ontology registration.

    (规范ER模型在元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五、实际应用示例

 +-------------+enrolls+------------+
 | Student |◄------------------|Course|
 +-------------+ (M:N Relationship) +------------+
 | *Student_ID | | *Course_ID |
 |Name | |Title |
 |Major| +------------+
 +-------------+
▲
| belongs_to (1:N)
 +-------------+
 | Department|
 +-------------+
 | *Dept_Code|
 |Location |
 +-------------+

图中展示学生与课程的多对多选课关系,以及学生所属院系的一对多关系。


通过ER模型,可系统化梳理业务规则,确保数据库设计的逻辑完整性与可扩展性。其汉英术语对照及图形化表达已成为全球数据库教育与实践的通用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简称ER模型)是数据库设计中用于描述现实世界数据结构的图形化建模工具,由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山于1976年提出。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一、三大基本元素

  1. 实体(Entity)
    表示独立存在的对象或事物,例如“学生”“课程”“订单”。实体用矩形框表示,同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如所有学生)。

  2. 属性(Attribute)
    描述实体的特征,例如学生的“学号”“姓名”。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分为:

    • 主键属性(唯一标识实体,如学号)
    • 简单/复合属性(是否可拆分,如地址可拆分为省、市)
    • 单值/多值属性(如电话号码可能有多个)。
  3. 关系(Relationship)
    表示实体间的联系,例如“学生选修课程”。关系用菱形框表示,可标注联系类型:

    • 一对一(1:1):如“学生与学籍档案”
    • 一对多(1:N):如“班级与学生”
    • 多对多(M:N):如“学生与课程”。

二、核心作用


三、扩展概念


四、应用示例

以图书馆系统为例:


五、与其他模型的区别

通过ER模型,设计者能系统化梳理业务需求,为后续数据库实现提供清晰蓝图。如需进一步了解符号细节或转换规则,可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灯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波形钉贷款申请书单细胞动物类动名词对称生物蒽醌染料防音器非货币资产和负债肥皂硬膏浮点例行程序盖德分子泵高阻接合核素加成二聚开天辟地拉力负荷轮询法脑回裂皮移植术侵犯财产热聚橡胶商业不景气湿擦天南地北同步陷阱操作未揭发的魏因加滕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