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green sand mold; greensand mold
濕砂模(Shī shā mú),在鑄造領域中指使用含有適量水分的型砂制作的鑄型。其核心概念和工藝特點如下:
基礎定義
濕砂模指在造型後不經過烘幹工序,直接用于澆注金屬液的砂型。其型砂由矽砂、黏土(膨潤土)、水及附加物(如煤粉)組成,通過水分激活黏土的黏結性實現塑型。英文對應術語為"Green Sand Mold" ,其中"green"在此語境中表示"未幹燥/濕潤狀态"(據《鑄造術語》國家标準GB/T 5611-2017)。
工藝特性
濕砂模的強度依賴于黏土-水膠體形成的粘結膜,含水量通常控制在3-5%範圍。其優勢在于生産效率高、成本低,但透氣性和鑄件表面光潔度弱于幹砂型(據《鑄造工藝學》機械工業出版社)。
結構組成
典型濕砂模包含上型(cope)、下型(drag)和型腔(cavity),常配套使用砂箱(flask)固定。型砂需具備四項性能:可塑性(moldability)、強度(strength)、透氣性(permeability)和退讓性(collapsibility)。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中小型鑄鐵件、非鐵合金鑄件的批量生産,如汽車發動機缸體、變速箱殼體等。因無需烘幹設備,在自動化造型線(如迪砂線)中應用廣泛(參考中國鑄造協會技術報告)。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技術含義 |
---|---|---|
濕型砂 | Green sand | 含黏土、水的造型用砂 |
濕砂造型 | Green sand molding | 用濕型砂制造鑄型的過程 |
潮模鑄造 | Green sand casting | 使用濕砂模的鑄造工藝統稱 |
注:因專業文獻庫訪問限制,部分鍊接未提供,建議通過學術引擎檢索上述文獻标題獲取原文。
濕砂模是砂型鑄造中常用的一種模具類型,其核心特點是使用含有水分的濕态型砂制作成型。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組成 主要由矽砂(約85-89%)、黏土(8-12%)和水(3-5%)混合而成。黏土作為粘結劑與水結合後形成可塑性砂團。
工藝特性
應用優勢 適用于中小型鑄件批量生産,具有成本低、生産效率高、透氣性好的特點。特别適合鑄鐵件生産,在汽車零部件鑄造中應用廣泛。
濕砂模與幹砂模的主要區别在于:前者直接使用濕潤砂型澆注,後者需要200-300℃烘幹處理。這種工藝節約了能源消耗,但鑄件尺寸精度相對幹砂模略低。
苄基丙二酸二乙酯超級強權撤銷操作遲了單糖漿單體硫港灣固定電阻甲狀腺區計滿輸出舊地重遊卡西定可編程式頻率合成器可觀察量空中索道聯邦住宅貸款銀行離子流内部自治胼胝體灰層前向部份全級試樣認識模型三丁基甲醇散亂雜音産生器設計師數位過濾器屬于法庭的樹脂型壓敏膠斯盤-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