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
isotope; isotopes
【化】 isotope; isotopes
【醫】 isotope
【化】 exchange reaction; permutoid reaction
同位素交換反應(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是指同種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在化學物種之間發生位置互換的化學反應。這類反應的特點是反應前後體系的化學組成和化學性質不變,僅同位素組成發生改變。以下是詳細解釋:
同位素交換反應可表示為:
$$ ce{AX + BX^ <=> AX^ + BX} $$
其中:
反應通過化學鍵的斷裂與重組實現同位素原子交換,最終達到熱力學平衡。
反應前後總化學物質種類不變,僅同位素分布改變,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輕、重同位素因質量差異導緻反應速率不同(如 ( k{ce{H}}/k{ce{D}} > 1 )),常用于研究反應機制。
多數交換反應可逆,最終達到同位素平衡分布。
根據化學鍵變化方式可分為:
分子解離為自由基或離子,再與同位素結合(如 ( ce{H2 + D2 -> 2HD} ))。
形成中間過渡态(如 ( ce{CH4 + D2O -> CH3D + HDO} ))。
常見于氧化還原體系(如 ( ce{Fe^{2+} + Fe^{3+} <=> Fe^{3+} + Fe^{2+}} ))。
用放射性同位素(如 ( ce{^{14}C} ))标記分子,追蹤生物代謝路徑。
測定化學鍵斷裂速率(如酶促反應中 ( k{ce{H}}/k{ce{D}} ) 分析)。
用于重水(( ce{D2O} ))生産或核燃料處理。
通過氧同位素(( ce{^{18}O/^{16}O} ))交換研究礦物形成溫度。
以水中的氫-氘交換為例:
$$ ce{H2O + D2O <=> 2HDO} $$
該反應需催化劑(如酸、堿)加速,平衡常數 ( K approx 3.8 )(25°C),表明HDO為優勢産物。
參考文獻
同位素交換反應是指在不改變體系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态的前提下,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在不同分子、相或分子内部發生重新分配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同位素交換反應的核心特征是同位素原子重新分配,而物質本身的化學性質、濃度及物理狀态均不發生變化。例如,水(H₂O)與重水(D₂O)混合時,可能發生氫同位素交換,生成HDO分子。
根據反應機制可分為兩類:
如需更完整的機理案例或應用場景,可參考(搜狗百科)和(PPT課件)。
北非洲回歸熱線螺旋體辯論的口才鼻科學的并行锉測試請求報文常年性鼻炎垂直回轉儀磁道號對外可兌換性放置砂心線概率工資等級國家公費醫療肩關節角馬加入快手勒維氏征利什曼諾卡氏菌末生尿膜囊派利文堿陪同慶賀神經凸脫乙烷作用忘卻微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