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sotopic abundance measurement
同位素豐度測量(Isotopic Abundance Measurement)是指測定某種元素中各同位素在自然界或特定樣品中相對含量(即豐度)的過程。該概念可從漢英詞典角度拆解為:
同位素豐度測量依賴質譜分析法(如質譜儀),通過離子化樣品并分離不同質荷比的離子,計算各同位素的信號強度比值。例如,測量氧同位素(16O、17O、18O)時,質譜儀可精确區分其質量差異并輸出豐度數據。其他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和光譜法,但質譜法因精度高(誤差<0.01%)成為主流。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明确定義同位素豐度為“特定同位素原子數占該元素總原子數的分數”。中國國家标準《GB/T 14840-2010》規範了質譜法測量流程,強調校準需使用國際标準物質(如NIST SRM 987锶同位素)。
同位素豐度($A_i$)的數學表達為:
$$
A_i = frac{Ni}{sum{k=1}^{n} N_k} times 100%
$$
其中$N_i$為同位素$i$的原子數,$n$為總同位素種類。
權威參考來源:
同位素豐度測量是指通過實驗或計算手段确定某元素中不同同位素的自然分布比例。以下為詳細解釋:
同位素豐度指自然界中某元素的特定同位素占該元素所有同位素總量的百分比。例如碳元素中,碳-12的豐度約為98.89%,碳-13為1.11% 。該數值具有地域穩定性,地球自然來源的同位素豐度通常為固定常數。
質譜分析法
通過質譜儀檢測同位素峰的相對強度,例如含碳化合物在質譜圖中會因碳-13産生M+1峰,其強度與同位素豐度成正比。高分辨質譜(HRMS)可精确測定質荷比(m/z),誤差小于5ppm。
自然豐度計算法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平均原子質量反推同位素豐度。例如鈾的同位素豐度比為:U-238(99.28%)、U-235(0.71%)、U-234(0.0058%)。計算公式為:
$$
M = frac{ax + b}{x + 1}
$$
其中a、b為同位素質量,x為豐度比。
如需了解具體實驗操作或公式推導細節,可參考質譜分析及同位素地球化學相關文獻。
包産标號編碼唇釉溝大腦前靜脈德位菲爾德氏蘇木精染劑短輪齒多程式執行控制風險資本合營負有義務的財産高頻電導滴定法供膳食接管法蘭克拉夫特點孔紋組織麥芽糖尿遷移瓣其他支出球的求和銳光軸角乳糜學塞裡維辛嗜創傷癖受權的代表手提式終端數組名變元塗料疤襪吊未錄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