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酞菁英文解釋翻譯、銅酞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pper phthalocyanine
分詞翻譯:
銅的英語翻譯:
copper; cuprum
【醫】 copper; Cu; cuprum
酞菁的英語翻譯:
【化】 phthalocyanin
專業解析
銅酞菁(Copper Phthalocyanine)是一種含銅的有機金屬大環化合物,其化學式為$text{C}{32}text{H}{16}text{CuN}_8$,屬于酞菁類衍生物。以下是其核心釋義及特性分析:
1. 化學結構與性質
銅酞菁分子由四個異吲哚啉單元通過氮原子橋聯成平面大環結構,中心配位一個銅離子。該化合物具有極高的熱穩定性(分解溫度>500℃)和化學惰性,且呈現鮮豔的藍色,因此被歸類為“酞菁藍”顔料(Phthalocyanine Blue)。其光吸收峰位于680nm附近,屬于典型的π-π*電子躍遷。
2. 應用領域
作為最重要的工業顔料之一,銅酞菁廣泛應用于:
- 油墨制造:占全球印刷油墨用藍色顔料的75%以上
- 塑料着色:耐遷移性優于多數有機顔料
- 塗料工業:特别適用于汽車金屬漆
- 電子材料:作為有機半導體用于光伏電池
3. 漢英術語對照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 |
銅酞菁 |
Copper Phthalocyanine |
β晶型銅酞菁 |
Beta-Copper Phthalo |
氯代銅酞菁 |
Chlorinated CuPc |
磺化銅酞菁 |
Sulfonated CuPc |
權威參考文獻:
- 《化工大辭典》(第三版)酞菁化合物章節
- Colour Index International(顔料索引號:CI 74160)
- Journal of Porphyrins and Phthalocyanines 相關研究論文
網絡擴展解釋
銅酞菁(CuPc)是一種重要的有機金屬配合物,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廣泛的應用。以下是綜合多篇文獻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銅酞菁是由銅離子(Cu²⁺)與酞菁分子通過配位結合形成的平面大環化合物。酞菁本身是一種人工合成的18電子共轭體系化合物,結構與天然卟啉類似,但穩定性更高。
2.結構與特性
- 分子結構:由四個異吲哚環通過四個氮原子連接形成平面芳香體系,中心銅離子與四個氮原子配位,形成穩定的四氮四苯并卟吩絡合物。
- 穩定性:得益于卟吩系統的π電子共振,耐高溫(550~580℃升華)、耐酸堿,難溶于水和多數有機溶劑,但可溶于濃硫酸形成鹽。
3.合成方法
- 基礎反應:銅離子與酞菁分子(H₂Pc)在氧氣存在下加熱反應:
$$ Cu^{2+} + H_2Pc rightarrow CuPc + 2H^+ $$
需控制溫度和氧化條件以提高産率。
- 衍生化:通過引入氯甲基、羟甲基等基團(如CuPc-(CH₂Cl)或CuPc-(CH₂OH)),可改善顔料在塗料、油墨中的性能。
4.物理化學性質
- 分子量:576.08 g/mol,幹粉密度約1.6 g/cm³。
- 光電性能:具有優異的光催化活性和電催化還原CO₂能力,中心銅的電子态受配體誘導效應顯著影響。
5.應用領域
- 顔料工業:作為酞菁藍顔料,用于油墨、塗料、塑料着色,抗絮凝性強。
- 催化領域:在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CO₂RR)中表現優異,其電子結構可調控以提升催化效率。
- 功能材料:用于太陽能電池、半導體器件等光電材料開發。
6.曆史背景
酞菁最早于1928年在一家染料廠意外合成,因顔色鮮豔且穩定而被開發為染料。銅酞菁的合成進一步擴展了其應用範圍。
如需更深入的合成細節或具體應用案例,可參考、2、3、4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羰基化催化劑床待用記錄膽甾醇醋酸酯倒焰爐多納吉奧氏反應多頭電阻器法律靈活性含四乙鉛抗爆劑橫向磁場效應結婚登記證幾率拉貝洛爾裂孔的六羟甲基蜜胺末了木薯粉女性調查專員或監察專員缺口彎曲試驗燃燒球管軟骨營養的噻唑啉化合物上桅聲道柿蒂師徒契約收場白受害國縮減資本損失退火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