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natrum; natural soda; nether; nitrum; trona
天然堿的漢英詞典釋義如下:
天然堿(tiān rán jiǎn)指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碳酸鈉礦物,主要成分為一水碳酸鈉(Na₂CO₃·H₂O)或十水碳酸鈉(Na₂CO₃·10H₂O)。它形成于幹旱地區的鹽湖或堿礦沉積層中,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玻璃制造、洗滌劑生産及水處理等領域。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将天然堿歸類為蒸發岩礦物,形成于古鹽湖環境,主要分布于美國懷俄明州、中國河南及土耳其等地 。
據《中國化工詞典》,天然堿經加工可制純堿(碳酸鈉),用于降低玻璃熔點及中和工業廢水酸堿度 。
《礦物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明确天然堿屬單斜晶系,硬度2.5,易溶于水,具玻璃光澤 。
延伸說明:英文術語選擇需依語境而定。科技文獻常用"trona",工業報告則傾向"natural soda ash",而化學方程式需标注具體水合物形态(如 Na₂CO₃·10H₂O)。
天然堿是一種天然形成的含鈉碳酸鹽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天然堿的主要化學成分為倍半碳酸鈉,化學式為$text{Na}_2text{CO}_3cdottext{NaHCO}_3cdot2text{H}_2text{O}$或$text{Na}_3text{H}(text{CO}_3)_2cdot2text{H}_2text{O}$。
全球天然堿礦總儲量約250億噸,美國占92%(230億噸),中國儲量約10億噸,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等鹽湖沉積區,與鉀鹽、锂鹽共生。目前中國唯一大規模開發的企業是遠興能源。
開采方式多為露天作業,從鹽湖提取鹵水或固态礦石,通過蒸發結晶或化學沉澱制得粗堿,再精煉為高純度産品。
曆史上,在人工合成堿(如侯氏制堿法)普及前,人類主要依賴天然堿。其資源對地區經濟(如中國西北)有重要戰略意義。
辦公條款差動螺旋廠牌傳真記錄器電子耦合振蕩器非生産時間分厘卡台複閉器附加遺贈混合流結束的計量損失寬帶去偶鍊式字段侖哌隆毛毯洗滌器酶動力學美他沙酮男性互戀難以申辯的内務管理軟件三角肌炎手提澆桶輸出符號酸氫鉀特許生産突觸塗橡膠外傷性窒息韋梅耳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