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maɪkrɒn/ 美:/'ˈmaɪkrɑːn/
複數:microns或micra
n. 微米(等于百萬分之一米)
This 10 micron diameter material is suitable as a raw material for precision instruments.
這種10微米直徑的材料適合用作精密儀器的原材料。
The scientist aims to study the material of micron materials.
這位科學家旨在研究出微米材料的材質。
Our company provides raw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micron diameters.
我公司可提供不同微米直徑的原材料。
That brings the resolution to half a micron, or 500 nanometres.
這樣便将圖象分辨率提高到了0.5微米或500納米。
They are available in premium grades from 0.1 to 45 micron.
他們是可利用的在優質成績從0.1到45微米。
An anthrax bacteria or spore might have a minimum size of one micron.
炭疽細菌或孢子最小粒徑可達1微米。
12-micron light is shown in orange, and 22-micron light is shown in red.
12微米光譜顯示的是橙色,22微米則為紅色。
Ash particles are normally in the 50-100 micron (0.05 to 0.1 millimetre) range.
灰塵顆粒一般都50—100微米(0.05—0.1毫米)。
n.|mu/mikron;微米(等于百萬分之一米)
micron(中文常稱“微米”)是長度計量單位,符號為μm(希臘字母 μ 表示“微”,m 表示“米”),定義為1 米的百萬分之一,即:
$$ 1 mutext{m} = 10^{-6} text{m} $$
科學定義
微米是國際單位制(SI)中的衍生單位,廣泛應用于物理學、工程學和材料科學中,用于描述微觀尺度(如細胞、細菌、粉塵顆粒、集成電路元件等)的尺寸。其标準化定義由國際計量局(BIPM)維護 。
技術應用
單位 | 換算關系 |
---|---|
1 微米 (μm) | = 0.001 毫米 (mm) |
= 1000 納米 (nm) | |
≈ 0.000039 英寸 |
國際單位制(SI)手冊
由國際計量局(BIPM)發布,定義微米作為法定計量單位的标準依據。
→ 來源:BIPM SI Brochure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明确微米在工程領域的标準化應用,例如半導體和納米技術。
→ 來源:NIST Length Units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
提供微米在精密制造中的測量技術指南,強調其工業重要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空氣質量标準
采用微米作為可吸入顆粒物(如 PM2.5、PM10)的核心計量單位。
Micron(微米)的詳細解釋
定義與換算
Micron是長度單位“微米”的英文名稱,符號為μm。1微米等于百萬分之一米($1 mu m = 10^{-6} m$),即1毫米的千分之一。例如,人類頭發絲的直徑約為50-100微米。
應用領域
微米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
詞源與發音
複數形式
複數可寫作“microns”或“micra”,但“microns”更常用。
補充說明
“Micron”也是全球知名半導體公司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的名稱,專注于内存芯片制造。
如需進一步了解單位換算或技術應用,可參考來源網頁。
hugeducationalbrainsrimastrideaccrueapprobationasseverateducklingshabituatedwizardingammonium sulfate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cess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oil coolerpurplish blueradical polymerizationself similaritysuccession planningtear to shredstransformer substationwell matchedademoniabrasierbuntonCainozoicenolasegasbaghexangulark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