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bolism是什麼意思,isobolism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均等興奮性
專業解析
isobolism(等輻射作用)是藥理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用于描述兩種或多種藥物聯合應用時産生的劑量-效應關系。其核心在于分析藥物組合是否産生協同作用(效果大于單藥之和)、相加作用(效果等于單藥之和)或拮抗作用(效果小于單藥之和)。
核心原理與定義
- 理論基礎: Isobolism 基于“等效劑量”原則。它通過繪制等效線圖(isobologram) 來直觀表示。該圖的坐标軸分别代表兩種藥物單獨達到某一特定效應(如50%最大效應,即ED₅₀)所需的劑量。
- 相加作用線(Isobologram中的直線): 在等效線圖中,連接兩種藥物單獨ED₅₀點的直線稱為“相加作用線”。這條線代表了兩種藥物在嚴格相加作用時,所有能達到相同效應水平(如ED₅₀)的劑量組合點。
- 協同與拮抗的判定:
- 協同作用: 如果實驗測得的實際聯合用藥劑量組合點位于相加作用線下方,表明達到相同效應所需的聯合劑量比預期相加劑量更小,即存在協同作用。
- 拮抗作用: 如果實驗測得的實際聯合用藥劑量組合點位于相加作用線上方,表明達到相同效應所需的聯合劑量比預期相加劑量更大,即存在拮抗作用。
- 相加作用: 如果實驗點恰好落在相加作用線上,則為相加作用。
計算公式
判斷協同、相加或拮抗作用的定量方法通常涉及計算相互作用指數(Interaction Index, I.I.):
$$ I.I. = frac{d_1}{D_1} + frac{d_2}{D_2} + ... + frac{d_n}{D_n} $$
其中:
d₁, d₂, ..., dₙ
是聯合用藥中各個藥物所使用的劑量。
D₁, D₂, ..., Dₙ
是各個藥物單獨使用時産生相同效應水平(如ED₅₀)所需的劑量。
- 結果解讀:
I.I. = 1
:相加作用
I.I. < 1
:協同作用
I.I. > 1
:拮抗作用
應用場景
Isobolism分析在藥物研發和臨床治療中至關重要:
- 優化聯合用藥方案: 幫助篩選出具有協同作用的藥物組合,提高療效,降低單藥劑量,從而減少毒副作用。例如,在抗生素聯用、抗癌治療、抗高血壓治療等領域廣泛應用。
- 評估藥物相互作用: 客觀量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性質(協同或拮抗),為臨床用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理解作用機制: 協同或拮抗作用的結果可以提示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作用機制關聯(如作用于同一通路的不同位點或互補通路)。
權威定義參考
- Merriam-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将 Isobolism 定義為“兩種藥物在聯合應用時,其劑量與單獨産生相同效應所需劑量之間關系的研究,尤其用于區分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 學術文獻: Tallarida, R.J. 在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上發表的文章詳細闡述了等輻射法(Isobologram)的理論、計算方法和應用,是理解 Isobolism 的經典參考文獻 。
網絡擴展資料
“Isobolism”是一個較為專業的術語,主要在藥理學或毒理學領域使用,指兩種或多種物質(如藥物、毒素)在聯合作用時産生相等效應的現象。其核心概念是研究不同物質之間的劑量-效應關系是否具有疊加性或協同性。
具體解釋:
-
詞源與構成
該詞由前綴“iso-”(源自希臘語,意為“相等”)和“bolism”(可能與“metabolism”中的“-bolism”相關,但此處更偏向“作用”或“效應”)組成,字面含義為“相等效應”。
-
科學定義
在實驗中,若兩種藥物單獨使用達到相同效應所需的劑量分别為 (D_1) 和 (D_2),當它們的聯合劑量滿足 (frac{d_1}{D_1} + frac{d_2}{D_2} = 1) 時,稱為等效應疊加(isobolism),表明兩者的作用機制互不幹擾。若總和小于1則為協同效應,大于1則為拮抗效應。
-
應用場景
常見于藥物相互作用研究,例如抗生素聯用、癌症化療方案設計等。通過繪制等效線圖(isobologram)可直觀判斷聯合效應類型。
注意事項:
- 該術語可能存在拼寫變體(如“isobologism”),建議結合上下文确認。
- 若需深入理解,推薦查閱藥理學教材或相關研究文獻(如關鍵詞“isobole analysis”)。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