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ɒkˈsɒlədʒi/ 美:/'dɑːkˈsɑːlədʒi/
複數 doxologies
n. 頌歌;上帝贊美詩
Th' Magic listened when tha' sung th' Doxology.
當你們在唱贊美詩的時候,魔法正在聽着呢。
Tha' might sing th' Doxology, he suggested in his dryest grunt.
“你或許該唱唱贊美詩。”他用幹嗓子咕哝着建議說。
Colin was of an exploring mind and he knew nothing about the Doxology.
科林有着愛探索的頭腦,他也對贊美詩一無所知。
Mother says she believes th' skylarks sings the Doxology when they gets up i' th' mornin'.
媽媽說,她相信雲雀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會唱贊美詩。
He had no opinion of the Doxology and he did not make the suggestion with any particular reverence.
他完全不知道贊美詩是什麼,也沒有帶着任何特别的敬意提出這個建議。
n.|epithalamion/canticle;頌歌;上帝贊美詩
Doxology 的詳細解釋
Doxology(發音:/dɒkˈsɒlədʒi/)是一個源自希臘語的基督教術語,專指在宗教崇拜中,特别是在禮拜儀式臨近結束時,用以表達對上帝(或三位一體神)的贊美、榮耀和頌贊的簡短頌歌或公式化語句。其核心含義在于将榮耀歸于神。
詞源與基本定義:
宗教功能與使用場景:
經典文本示例:
榮耀歸于父,及子及聖靈; 起初這樣,現在這樣,以後也這樣,永無窮盡。阿們。 (Glory be to the Father, and to the Son, and to the Holy Spirit; As it was in the beginning, is now, and ever shall be, world without end. Amen.)
- 來源:此格式化的頌贊在早期教會(約2-4世紀)逐漸形成并标準化,是西方和東方基督教禮儀的核心組成部分。其文本可見于曆代《公禱書》(Book of Common Prayer) 及天主教、東正教禮儀文本中。
贊美真神萬福之根,地上生靈當贊頌; 天上萬軍頌贊主名,同心感謝主聖恩。 贊美我父、子、聖靈,三位一體同榮。 (Praise God, from whom all blessings flow; Praise Him, all creatures here below; Praise Him above, ye heavenly host; Praise Father, Son, and Holy Ghost. Amen.)
- 來源:托馬斯·肯主教為其1674年出版的《公禱書》手冊所作的詩歌。此詩被收錄于全球絕大多數基督教贊美詩集,如《贊美詩(新編)》等。
現代應用:
Doxology 是基督教崇拜中一種特定的、濃縮的頌贊形式,其核心功能是将最高的榮耀、贊美和尊崇歸于三位一體的上帝。它既是信仰告白,也是崇拜的自然流露與高潮,深深植根于教會傳統并延續至今。
Doxology(發音:英[dɒkˈsɒlədʒi]/美[dɑ:kˈsɑ:lədʒi])是基督教禮儀中用于贊美上帝的短詩或頌歌,常見于禮拜儀式結尾。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定義
指基督教禮拜中表達對上帝榮耀贊美的詩歌或經文片段,尤其以《三一頌》(Gloria Patri)為代表,常見于聖餐、洗禮等儀式結束部分。
詞源與結構
源自希臘語“doxa”(榮耀)和“logos”(話語),字面意為“榮耀的言辭”。英語中最早記錄于1640年代,專指宗教贊美詩。
典型用法
詞形變化
例句與延伸
"Th' Magic listened when tha' sung th' Doxology."
(當你們唱頌歌時,魔法在聆聽。)——引自文學作品中非宗教場景的比喻用法。
提示:該詞多用于宗教語境,世俗場景中可引申為“莊嚴的贊美詩”,但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