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古樹皮
Angustura(學名:Galipea officinalis),中文常譯作安古斯圖拉樹,是一種原産于南美洲的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其幹燥樹皮在傳統醫學中被稱為“安古斯圖拉樹皮”(Angostura bark),但需注意與現代調酒常用的“安古斯圖拉苦精”(Angostura bitters)區分,後者雖得名于此樹,實際配方中不含該植物成分。
植物特性
安古斯圖拉樹高約5-10米,葉片對生,花小呈白色,果實為蒴果。其樹皮呈紅褐色,表面有縱向皺紋,傳統被南美原住民用于治療發熱、消化不良及痢疾。樹皮含生物堿(如伽立平/galipine、考司甯/cusparine),具有苦味健胃和退熱作用。
藥用曆史
18世紀歐洲引入該樹皮作為金雞納樹皮的替代品,用于瘧疾治療(但實際無效)。後因其強烈的苦味,成為消化刺激劑和滋補劑,收錄于19世紀歐洲藥典。例如,《英國草藥典》(British Herbal Pharmacopoeia)記載其作為苦味酊劑的原料。
使用限制
因安古斯圖拉樹皮含潛在肝毒性生物堿(如白鮮堿/dictamnine),現代草藥已嚴格限制其内服。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指出,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緻肝損傷,僅允許在專業監督下短期使用。
名稱混淆
著名的“安古斯圖拉苦精”由委内瑞拉醫生約翰·西格特于1824年發明,最初以安古斯圖拉樹皮命名,但實際配方改用龍膽、當歸等植物。該苦精現為雞尾酒調味劑,與原生植物無關。
Kew Science《世界植物線上》:Galipea officinalis的形态描述與分布圖(鍊接)
《英國草藥典》(British Herbal Medicine Association, 1983)第142頁
歐洲EMA草藥專論:Galipea officinalis的風險提示(鍊接)
《牛津食品與飲料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Food, 2014)"Angostura bitters"條目
“Angustura”一詞可能存在拼寫混淆,常見正确的拼寫應為Angostura(安戈斯圖拉)。以下是兩種可能的解釋方向:
若您指的“angustura”涉及藥用或調酒領域,可能是拼寫誤差,建議核對以下術語:
zealotmake up for sthresidueabstainingautisticchatscrawlingDanubeepistolizegraveyardshollowingratchetswarmsattend onbutt weldedfootprints in the snowoxygen tentpeculiar institutiontemperature transmittertubular pileameboidismamphiprostyleasaphiacolluvialdirkfrontologyfulgurationFurnariidaeknobbysty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