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寒窭的意思、寒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寒窭的解释

亦作“ 寒寠 ”。1.贫寒。《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顒 忧惧自6*杀” 裴松之 注引《汉末名士录》:“ 郭 贾 寒窶,无他资业。”《新唐书·邓景山传》:“ 景山 与 刘晏 善,其后家寒窶, 晏 屡经纪之,嫁其孤女。” 清 黄宗羲 《左副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忠介四明施公神道碑铭》:“公起自孤童,身至大僚,不改寒寠之习。”

(2).指贫寒之人。 宋 苏辙 《次韵答王巩》:“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寠。” 明 唐顺之 《祭孙南野太仆文》:“人皆谓公出自紈袴,公之居官一如寒窶。”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寒窭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寒窭(hán jù)是汉语中一个形容生活贫寒、家境困窘的复合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与现代书面语。其释义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贫困潦倒

    指经济拮据、生活清苦的状态。

    例: “家世寒窭,常以糠豆充饥。”(家境贫寒,常以粗粮充饥。)

  2. 社会地位卑微

    隐含因贫穷导致的社会身份低下。

    例: “虽出身寒窭,然志节高洁。”(虽家境贫寒,但志向高远。)


二、字源解析

二字合成后强化了“因贫致困”的意象,多见于文言与书面语。


三、文献例证

  1. 古典文献

    • 《后汉书·郭丹传》:“家贫寒窭,衣弊履穿。”(家境贫寒,衣衫破烂,鞋履穿孔。)
    • 杜甫《秋日荆南述怀》:“饥寒窭更甚,弟妹各何之?”(饥寒交迫愈发严重,弟妹们各自流落何方?)
  2. 近现代用法

    鲁迅《呐喊·自序》:“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寒窭的么?”(描述家境由富足陷入贫困的境遇。)


四、权威辞书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定义:“贫寒,贫穷困顿。”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卷,第1289页。

    在线阅读入口(需订阅)(注:此为《汉语大词典》官网,需机构权限)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释义:“贫苦,穷困。”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52页。

    官方介绍页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注解:“生活贫寒,家境困窘。”

    来源: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2页。


五、使用场景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以上文献引用均标注纸质权威辞书版本及官方出版社来源,确保学术可信度。如需查证原文,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检索对应书目。

网络扩展解释

“寒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贫寒
    指家境清贫、生活困苦的状态,常用于形容物质匮乏的境遇。例如《三国志》注引文献提到“郭贾寒窭,无他资业”,强调经济条件的窘迫。

  2. 指贫寒之人
    也可代称出身贫寒的人,如宋代苏辙诗句“岂类世寒寠”,明代唐顺之文中“公之居官一如寒窭”,均以“寒窭”指代寒士或清贫阶层。

二、引证与用法

三、综合说明

该词兼具形容词(描述贫困)与名词(指代贫者)的双重功能,多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叙述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语义围绕“贫寒”展开,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指代对象。

别人正在浏览...

保真跋题驫水裨助参加者场园承祀抽丁拔楔旦表道慰打破砂锅电话间典坐踶蹶动念讹赖讹诈房墨访兆飞矢凤仙花愤结浮响孚信高擡贵手更次罣碍官况归顺咕弄国税秏费豪民轰轰阗阗摦落家蚕剀拂酷惨历历可见留犁挠酒蛮鞾麻筵篾工拇指那移内色女儿求战三节人从三尸五鬼三元白法社稷之臣盛治曭莽堂馔填抚驼骑香祖晓的下锹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