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谷名。一名 黍谷 。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 。相传为 邹衍 吹律生黍的地方。 汉 刘向 《七略别录·诸子略》:“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 黍谷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 邹衍 吹律, 寒谷 更温,黍穀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 邹衍 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 晋 左思 《魏都赋》:“且夫 寒谷 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后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椅梧倾高凤, 寒谷 待鸣律。”
(2).常用以自比为对别人提携奖掖的谢词。 唐 柳宗元 《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 寒谷 生辉。”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譬如 寒谷 ,幸蒙六律之吹;有若秋毫,遂借千钧之重。”
(3).阴冷的山谷。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唐 韩偓 《病中初闻复官》诗之二:“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鶯。”
“寒谷”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山谷名(历史典故)
寒谷又名“黍谷”,位于今北京市密云县。据汉代文献记载,战国时期邹衍曾在此地吹奏律管,使原本寒冷不生五谷的山谷变得温暖,得以种植黍米。这一典故常用于比喻通过外力改变困境,如晋代左思《魏都赋》提到“寒谷丰黍,吹律暖之也”。
自比提携的谢词
在文学作品中,“寒谷”常被用作谦辞,表达对他人提携或帮助的感激。例如唐代柳宗元在《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中写道“寒谷生辉”,宋代曾巩亦以“寒谷幸蒙六律之吹”比喻受恩惠。
自然景象描述
指阴冷荒凉的山谷,如唐宋之问《游法华寺》中“寒谷梅犹浅”,韩偓《病中初闻复官》中“寒谷乍迁莺”均用此意。
“寒谷”一词融合了历史典故、文学隐喻与自然描写,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寒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寒冷而幽深的山谷。通常用来形容环境冷凉、幽静的地方。
寒谷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冫和谷。其中冫是冰的偏旁,谷是一个独立的部首。
拼音:hán gǔ
笔画数:11
寒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文公十四年》:“寒谷之中”的记载。后来逐渐形成成语,用来形容寒冷的山谷。
繁体字为「寒谷」,拆分部首和笔画数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寒谷的写法略有不同,常见的写法有「寒谷」、「寒穀」等。具体写法因古代文献和书法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1. 山间的寒谷里,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
2. 我们在寒谷中散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1. 寒谷幽兰:形容寒冷的山谷中盛开的幽香花卉。
2. 寒谷清泉:指在寒冷的山谷中涌出的清澈泉水。
3. 寒谷冰雪:形容山谷中积聚的厚厚冰雪。
寒谷的近义词有:深谷、幽谷、寂谷。
寒谷的反义词是:阳台、丛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