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颁示的诏令。《释名·释书契》:“符,付也。书所勑命於上,付使转行之也。”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分歧》:“残露落日满云旌,勑命森严不敢停。”
勑命(lài mì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本义指帝王通过正式文书下达的诏令或任命。该词由“勑”和“命”构成,其中“勑”通“敕”,意为告诫、命令,特指古代君主的权威性指示;“命”则指代正式的命令或任命。在语义上,勑命与“敕命”完全等同,属于异体字现象,常见于明清以前的历史文献中。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勑命在古代政治体系中具有法律效力,通常用于官员任命、封赏或颁布重大政策。例如明代官员的委任状被称为“勑命”,需加盖皇帝玺印以彰权威。此外,道教文献中亦借用此词表示神明旨意,如《道法会元》提到“天师勑命”象征天界律令。
需要注意的是,“勑”与“敕”的混用现象在宋元以后逐渐减少,现代汉语规范字形以“敕”为正体。因此,当前权威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仅收录“敕命”词条,其释义与勑命完全一致。这一语言演变过程体现了汉字简化的历史规律。
“勑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和用法如下:
勑命(拼音:lài mìng)指皇帝颁布的诏令或官方命令。该词由“勑”和“命”组成:
若需进一步了解“命”的哲学或民俗含义(如命运、生命等),可参考其他相关分析。
巴壁壁听播送搀星仇饷春葱待会耑门堆集法律顾问凤茸供脚归幰鹤钥黄人捧日鬟云晦气胡子传、柳隆卿猳国监涖狡黠借救继缵鹃啼开馆闿朗论师逻事蒙憧念恋攀尾柱佩韦屏着扑肉清商乐倾折曲脊取夏衣塞裔三十六洞天埽地伤疤赏附商龙商汤生死交斯擡斯敬蓑蓑天报天狼天南同德同心团搦吐词驼毯无肠可断县团级限直稀淡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