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故事的意思、故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故事的解释

(1) [old practice]∶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2) [history]

(3) 掌故,典故

(4) 旧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 苏洵《六国论》

(5) [story]∶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民间故事

英雄故事

(6) [episode;plot]∶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

详细解释

(1).旧事,旧业。《商君书·垦令》:“知农不离其故事,则革必垦矣。”《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2).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汉书·刘向传》:“ 宣帝 循 武帝 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檜 乃厉声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3).典故。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自《西崑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语僻难晓。”

(4).花样。《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閙起故事来了。”

(5).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

(6).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故事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故事”是人类文化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叙事形式,通常指通过特定结构组织的事件和人物来传递信息、情感或思想。以下是其核心含义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故事是有情节的叙述,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通过因果关系串联,形成完整的逻辑链。它可以是真实的(如历史事件)、虚构的(如小说),或虚实结合(如传记)。


二、词源与演变


三、核心结构

  1. 情节:事件的发展脉络,常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
  2. 人物:推动情节的主体,包括主角、对手、配角等。
  3. 冲突:驱动故事发展的矛盾(如人与环境、自我、他人)。
  4. 主题:故事传递的核心思想(如爱、成长、正义)。

四、类型与形式


五、功能与意义

  1. 文化传承:保存集体记忆(如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2. 情感共鸣:通过角色经历引发共情(如悲剧引发反思)。
  3. 认知工具:帮助理解复杂概念(如用寓言解释哲学)。
  4. 社会批判:通过虚构映射现实问题(如《1984》反乌托邦主题)。

六、现代应用


故事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既承载文化基因,也反映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其本质是通过有序的叙述,将碎片化的经验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故事

故事是由“又”和“古”两个字组成,它表示一段古老的事情,是一则叙述故事的文字或口头表达。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故字的部首是“攴”(pū),表示手。它总共有8个笔画。

事字的部首是“亅”(儿),表示人。它总共有8个笔画。

因此,故事字总共有16个笔画。

来源

故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一书中,意为旧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逐渐演变为指代一则有趣的、情节丰富的事件或传说。

繁体

故事的繁体字为「故事」,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故字的写法和现代相比有所不同。以篆书为例,故的写法为「廾攴」,事的写法为「亅一二」。

例句

1. 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2. 这个故事展现了勇敢和坚持的精神。

组词

1. 故事书

2. 故事会

3. 故事片

4. 故事情节

近义词

1. 传说

2. 故事

3. 叙事

反义词

1. 事实

2. 真相

3. 实事

别人正在浏览...

徧爱卜鼎橙色宠慰祠典呆呆邓邓澹冶丹芝岛子德政碑钿砌嚲懒防辅泔水槁梧虼蜋閤职功高盖世公执光标酣饱恒産河云画虎类狗坏钱画杖晖范碱荒简要不烦教授既乃金明门巨贾可心可着愧悔无地蜡绢画另眼相待乱札札鹿鱼旅见茅菹门楼女侍攀缘白珠树痞胀乾车请问癯瘁纱帐时雪衰乱术散私帮台官兔起乌沉土壤细流畏偄翔骤心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