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踏布的意思、踏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踏布的解释

亦作“蹋布”。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观音峰》:“距 上津桥 西北半里,地久废为踹坊,皆布商所佣蹋布者居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踏布”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来源区分:

一、传统纺织工艺中的工序
指旧时棉布加工的重要步骤,主要用于使布料质地紧密光滑。具体操作是:将漂染后的棉布卷在木滚上,置于石板,压上千斤重的凹形大石,由工匠脚踏大石两端反复滚动碾压。该工艺在清代文献(如《鸥陂渔话·观音峰》)中有明确记载,属于纺织业历史术语。

二、成语中的比喻义(较少见)
部分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踏实且有耐心地工作或学习,不急于求成”,强调稳定持久的努力。但此用法在其他权威资料中较少出现,可能为现代延伸含义。

建议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踏布

《踏布》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意义。该词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个部分是“⻏”(左边是土字底部的一横),是“足”部首,表示与脚有关;第二个部分是“布”,有踩、踏的意思。所以,“踏布”可以理解为脚踏在布上。

在构成“踏布”这个词的时候,它有着4个笔画。首先是“⻏”部首,占据3个笔画,接着是“布”字部分,占据1个笔画。

《踏布》是一个源自于汉字的词汇,具有悠久的历史。该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时候的写法相对简单,以象形为主。其中,“⻏”象征着脚的形状,而“布”为踩踏的动作,这种写法更加直观生动。

在繁体字中,踏布是“踏佈”,保留了原始的形状和意义。繁体字在某些地区或场合仍然在使用。

作为一个词汇,踏布在句子中可以用来表达具体的动作和场景。例如:

1. 他小心地踏过布满石头的小路。

2. 她踏布走在沙滩上,享受着海风的吹拂。

组词方面,与踏布相关的词汇可以包括:踏脚布、踏步、踩踏等。

与踏布意思相近的词汇有:踩垫、踏垫、踩踏等。

而与踏布相反的词汇可以是:迈开、起步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