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杆拨的意思、杆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杆拨的解释

古时弹琵琶用以代替手指的拨弦之具。 唐 王建 《宫词》之三二:“红蛮桿拨贴胸前,移坐当头近御筵。用力独弹金殿响,凤皇飞下四条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杆拨”是古代弹奏琵琶时使用的一种工具,主要用于代替手指直接拨动琴弦。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用途
    杆拨是一种拨弦器具,通常由硬质材料(如木头、象牙或金属)制成,形似细长薄片。它通过摩擦琴弦发声,既能保护演奏者手指,又能调节音色力度。

  2. 历史文献记载
    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道:“红蛮杆拨贴胸前,移坐当头近御筵”,描述了宫廷乐师使用杆拨演奏的场景。这说明杆拨在唐代已广泛用于琵琶演奏。

  3. 材质与功能
    杆拨的材质影响音色,硬木或象牙制的声音清脆,软木则较柔和。其长度和厚度设计便于持握,且能精准控制拨弦角度,增强音乐表现力。

  4. 现代使用情况
    随着琵琶演奏技法发展,现代更多使用指甲或义甲(假指甲),杆拨逐渐成为传统演奏方式的象征,多见于历史复原表演或特定曲目。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参考、4、6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杆拨(gān b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汇。 - 拆分部首和笔画:杆拨的第一个字"杆",部首为木,总笔画数为5;第二个字"拨",部首为手,总笔画数为8。 - 来源:杆拨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意为用杆子撑起船帆,帮助船只行进。后来逐渐引申为辅助、支撑、开办等含义,也用于比喻一种方法或手段。 - 繁体:杆拨的繁体字为「桿撥」。 -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杆拨」的字形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 例句:他用杆拨撑起了船帆,帮助船只顺利前进。 - 组词:杆杠、拨动、杆秤、拨乱、拨云见日等。 - 近义词:支持、辅助、操纵、调节等。 - 反义词:破坏、阻止、阻挡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谄白夾百面雷杯渡松弊陋不已搀搓春王答词刁斗旗杆调验反复无常返祖现象斧螗负玺赶不上钢筋混凝土结构干浅功名利禄骨牌凳行僞好身手混蒙江山好改,本性难移艰深计不旋踵结撰就功厩库讵可恳到劳动强度梁家黛联骑邻竝凌物留眼历远略高于茅绹牛录额贞霓雾女直字迫遣千官钳忌轻冶敺骋驲书诗誉适值疏浅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吞纳万类晚色献旗小号枭灭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