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y ice] 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呈塊狀,在-78.5°C下吸熱升華成氣态,主要用作冷凍劑(如制冰淇淋)和冷卻劑
固态的二氧化碳,形狀似冰雪。它是由氣态的二氧化碳加壓冷卻而制成的,在常溫常壓下不經液化,直接變成氣體。在常壓下蒸發時可得-80℃左右的低溫,減壓下蒸發時則溫度更低。在食品工業、輕工業和機器制造業上用做冷凍劑。用飛機把小塊幹冰撒在雲中可以形成人造雨。
幹冰(Dry Ice)是固态二氧化碳的通用名稱,其定義、特性及應用可從漢語詞典和科技規範角度作如下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幹冰”為偏正結構合成詞,其中“幹”指無液态水分存在,“冰”借喻固态物質形态。該詞條釋義為:“固态二氧化碳的通稱,白色雪花狀晶體,常壓下直接升華為氣體,廣泛應用于制冷、人工降雨等領域。”
二、物理性質與特征 國家标準GB/T 19204-2015《氣體滅火系統及部件》中明确,幹冰在标準大氣壓下的升華溫度為-78.5℃,相變過程不産生液态殘留物。其晶體密度約為1.56g/cm³,升華潛熱達571kJ/kg,具有極強的吸熱能力。
三、應用領域
四、安全須知 國家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指南》特别指出:幹冰儲存需保持通風,作業時應佩戴隔熱手套,密閉空間使用需監測氧氣濃度,防止二氧化碳濃度超過5000ppm的安全阈值。
幹冰是固态二氧化碳(CO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特點:
基本概念
幹冰在6250.5498千帕壓力下由二氧化碳冷凝成液态,再經低壓凝固制成,呈白色固體狀,無毒無味。
其升華溫度為-78.5℃,直接由固态轉為氣态,無液态過程。
物理特性
“幹冰”一詞源于其升華特性(無液态殘留),區别于普通冰融化産生水。
擴展信息:幹冰工業化生産始于1925年美國,早期研究可追溯至19世紀的英國和德國科學家。
昂首挺胸辯知别有肺腸簸行財神寵辱若驚辭富居貧湊腔低卬典主調角錠子油反應封人願分式方程覆車之戒個把耕植鈎貫桂糖含韫合伯黑郁郁呵卵護持回跸灰鼠家鷄見實膠印鹪枝叽哩哇啦畿辇金鷄獨立集苑沮梪藍青官話埒材角妙貿販鬧香庀徒鋪撒怯愞窮達日夜兼程繩菲疏理疏縱锼刻探虎穴題本透骨酸心亡卒烏絲欄五味神香騎相迓弦輝小分隊渫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