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冰的意思、幹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冰的解釋

[dry ice] 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呈塊狀,在-78.5°C下吸熱升華成氣态,主要用作冷凍劑(如制冰淇淋)和冷卻劑

詳細解釋

固态的二氧化碳,形狀似冰雪。它是由氣态的二氧化碳加壓冷卻而制成的,在常溫常壓下不經液化,直接變成氣體。在常壓下蒸發時可得-80℃左右的低溫,減壓下蒸發時則溫度更低。在食品工業、輕工業和機器制造業上用做冷凍劑。用飛機把小塊幹冰撒在雲中可以形成人造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幹冰是固态二氧化碳(CO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特點:

一、定義與性質

  1. 基本概念
    幹冰在6250.5498千帕壓力下由二氧化碳冷凝成液态,再經低壓凝固制成,呈白色固體狀,無毒無味。
    其升華溫度為-78.5℃,直接由固态轉為氣态,無液态過程。

  2. 物理特性

    • 升華時會吸收大量熱量(約573.5916 J/g),産生低溫效果。
    • 接觸熱水或空氣時膨脹800-1000倍,生成大量白霧(二氧化碳氣體)。

二、應用場景

  1. 制冷與保鮮
    用于冷鍊運輸、食品冷凍(如冰淇淋制作)。
  2. 工業與科研
    清洗設備、人工降雨(通過冷卻雲層形成冰晶)。
  3. 舞台效果
    制造煙霧效果,常用于演出或影視拍攝。

三、安全注意事項

四、名稱由來

“幹冰”一詞源于其升華特性(無液态殘留),區别于普通冰融化産生水。

擴展信息:幹冰工業化生産始于1925年美國,早期研究可追溯至19世紀的英國和德國科學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幹冰是一種特殊的冰,不同于我們日常所見的普通冰。幹冰是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通過特殊的加壓和降溫工藝制成的。它的溫度非常低,可達到零下78.5攝氏度。因為幹冰在常溫下不會變成液體,而是直接從固态轉變為氣态,所以被稱為“幹冰”。 拆分部首和筆畫:幹冰的拆分部首是“幹”和“冫”。其中,“幹”部表示其幹燥、無水的特點,“冫”部表示冰的意義。在漢字中,“幹”部的筆畫數為3,“冫”部的筆畫數為2。 幹冰這個詞的來源:幹冰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初,最初被稱為“固态二氧化碳”。隨着技術的發展,人們意識到幹冰具有獨特的特性,于是開始使用這個詞來描述它。 繁體字形式:幹冰的繁體字為「乾冰」。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并沒有專門的字形來表示幹冰這個概念。因為人們對于二氧化碳存在的形式缺乏了解,所以用傳統的漢字無法準确表達幹冰的意思。 例句:1. 我們可以用幹冰來保持食品的新鮮和冷藏。 2. 幹冰在化學實驗中常被用作産生煙霧效果的材料。 組詞:保鮮幹冰、幹冰盒、幹冰制冷 近義詞:固态二氧化碳 反義詞:濕冰、液态二氧化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