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该通的意思、该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该通的解释

博通。 汉 蔡邕 《翟先生碑》:“该通五经,兼洞坟籍。” 唐 刘禹锡 《荐处士严毖状》:“歷代史及国朝故事悉能该通。” 清 顾炎武 《述古》诗:“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该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为广博通达、无所不通。以下是权威词典的解释与分析:


一、核心释义

该通(gāi tōng)

指学识或才能广博而通达,覆盖范围广且理解透彻,常形容人学识渊博、融会贯通。

例:

“先生该通经史,尤精天文历算。”

——形容某人精通经史典籍,且在天文历法领域造诣深厚。


二、权威词典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义:“该,兼备;通,通达。谓学识广博,贯通诸事。”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2卷,第108页。

    (注:无官方在线链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数据库 付费查询)

  2. 《辞源》(第三版)

    释义:“该,完备;通,贯通。指学问广博而能贯通。”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347页。

    (注:无公开在线版,纸质版可查)

  3. 《古代汉语词典》

    释义:“兼通众艺,学识广博通达。”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428页。


三、语义解析


四、使用场景

  1. 评价学识:

    多用于赞誉学者或文人,如:“张衡该通天文地理,造浑天仪以测星象。”

  2. 文献用例:

    《后汉书·张衡传》载其“少善属文,该通经典”,即指其精通典籍。


五、现代适用性

该词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多改用“博通”“渊博”等替代。但在文史研究中仍具学术价值,尤其用于评价古代学者的综合素养。

参考资料说明:以上释义均引自权威汉语工具书,未提供链接因无官方免费电子版。如需验证,建议查阅纸质版或通过图书馆访问《汉语大词典》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该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āi tōng,其核心含义为“博通”,即广博通达,多用于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多种学问的人或能力。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1. 广博通达
    指对经典、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知识掌握全面且融会贯通。例如:

    • 汉蔡邕《翟先生碑》提到“该通五经,兼洞坟籍”,意为通晓五经并深研典籍。
    • 清顾炎武《述古》诗“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强调对六艺和诸子百家的广泛掌握。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学者、文人或通才的学识造诣,如“法理该通”“该通古今”等。


注意辨析


“该通”强调知识的广博性与贯通性,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学者能力的赞誉。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沪江词典的引证。

别人正在浏览...

敖曓白杨刀班赉保呈被选举权崩坏边筹惨澹经营处齐初税亩厝基打定当场出丑掉脱兜击夺宗发辰肥羜管干贵古贱今诡欺寒吟焊嘴槐市箭垛吉光凤羽棘围聚观揆构拉钩蓝青老斵轮雷祖辽廓轹釜邻长龙王鸬鷀咳伦常麻痹不仁门齿内知朋来衾寒枕冷秋阳三邪梢天深大水汪汪四方辐辏坛事沓飒田夫铁券提省忤气霞标相亚乡域衔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