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辽阔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於辽廓,而觉於寂漠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周翰 注:“辽廓,广远也。” 吴组缃 《山洪》十一:“使这辽廓的河边显得热闹,另一方面又似乎衬托得更加荒凉。”
(2).犹辽远。 唐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 清 黄景仁 《沁园春·送安桂浦之广平》词:“此去 关河 ,大都辽廓,匹马嘶风度浊 漳 。”参见“ 辽远 ”。
(3).犹久远。 唐 孙樵 《龙多山录》:“传闻丹成而蜕,驾鹤腾天,一去辽廓,千载寂寞。” 清 方文 《枞川苦雨柬李仲山孙子谷》诗:“屈指贫交三五人,经旬阻雨亦辽廓。”
“辽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o kuò”,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指空旷开阔、无阻碍的状态,通常用于形容空间或时间的广远。核心由“辽”(辽阔)和“廓”(开阔)组成,强调事物在空间或概念上的宽广特性。
空间层面
时间层面
抽象引申
“辽廓”兼具空间广袤、时间悠长、意境深远三重内涵,是汉语中兼具具象与抽象的经典词汇。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如描述自然景观、精神境界或历史跨度等场景。
《辽廓》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宽广、辽阔,形容广大无边的样子。
辽廓的拆分部首是“辵”和“广”,拆分的笔画顺序为“八”、“一”、“一”。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语,其中的“辽”指的是广阔,而“廓”指的是开阔,因此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辽廓”这个词语。
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辽廓的写法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有所变化。不过,在古代的《康熙字典》中,辽廓的写法与现代相同。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辽廓这个词:
一些相关的词汇包括:
综上所述,辽廓是一个形容广大无边的词语,拆分部首是“辵”和“广”,来源于古代汉语。繁体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古代汉字写法中可能会有些许变化。一些例句和相关词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辽廓这个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