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enland] 世界最大岛。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面积2175600平方公里,人口5.4万(1987)。主权属丹麦王国。首府戈特霍布
丹麦属地。在北美洲东北部,临大西洋和北冰洋。面积2175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一大岛。人口55万(**)。首府戈特霍布。全岛4/5在北极圈内,气候严寒。85%的面积被冰层覆盖,冰层平均厚约1500米。居民大多以渔猎为生。农矿业重要。1979年5月实行内部自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格陵兰汉语 快速查询。
“格陵兰”是汉语中对丹麦语“Grønland”的音译,意为“绿色的土地”。该名称源于公元982年北欧探险家红发埃里克为吸引移民而取的名称,与当地实际冰雪覆盖的自然景观形成反差。以下为词义解析及地理文化内涵:
词源与语义
汉语中“格陵兰”为音译专有名词,最早见于19世纪西方地理文献的汉译版本。其语义核心指向北极圈内以冰川地貌为主的世界最大岛屿,承载北欧殖民历史与自然特征的矛盾意象(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地理位置与特征
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面积217.5万平方公里,约80%区域被冰盖覆盖。冰川面积仅次于南极洲,拥有全球第二大冰原(来源:《世界地理百科全书》)。
政治属性
自1979年起成为丹麦王国的自治领地,拥有除国防、外交外的自治权。2009年通过《自治法案》后,司法、资源开发等权限进一步扩大(来源:丹麦王国宪法事务部官网)。
自然与资源
全境分布极地苔原与寒漠生态系统,已探明稀土、铀、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球前列。格陵兰冰盖蕴含古气候研究的冰芯样本,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来源:《大英百科全书》自然科学卷)。
人文概况
常住人口约5.6万,其中90%为因纽特人与丹麦人混血后裔。传统生计以渔业、狩猎为主,现代经济依赖丹麦财政补贴与磷矿开采业(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极地区发展报告)。
“格陵兰”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词源
“格陵兰”(Greenland)源于丹麦语“Grønland”,字面意为“绿色的土地”。
这一名称由10世纪维京探险家埃里克·索瓦尔德森(绰号“红胡子埃里克”)所取。他因杀人罪被流放后,为吸引移民定居,将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命名为“绿色之地”,以美化其环境。
名称与现实的对比
尽管名称充满生机,但格陵兰约80%的面积被冰盖覆盖,年平均温度低至-30℃,是仅次于南极的“寒极”。
地理位置与面积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面积约216.6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岛屿。
全岛约4/5区域位于北极圈内,海岸线长达3.5万公里。
自然环境
冰层平均厚度约1500米,储存了全球30%的淡水。仅南部少数地区有短暂夏季,可生长低矮植被。
归属与自治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自治领地,拥有内政自治权,但外交、国防等事务由丹麦负责。首府为努克(Nuuk,旧称戈特霍布)。
人口与文化
总人口约5.6万(2025年数据),主要为因纽特人和丹麦裔居民,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词典条目或地理文献(如沪江词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报头璧釭蔀室不讬惨结沉静寡言酬金锄食初头皴法大地艺术打虎道高魔重丢针儿东正教对讲电话讹兽飞溢福字履格苗簋实鼾呼汉字横列泓浵候舍娇笑鞿绊劫火惊气给事决决军歌军家枯木龙吟浪人两淮垄灶罗立率耕沐椁甓社湖器能茕茕染物如此而已三省吾身涉及史氏随行逐队搪击讬传瓦罐不离井上破误作非为下笔成文相坐鲜火撷摘绤幂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