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杌的意思、槁杌的详细解释
槁杌的解释
愚拙貌;愚痴貌。 晋 郭璞 《客傲》:“ 梁生 吟啸而矫跡, 焦先 混沌而槁杌。”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君才固雄騫,吾困惭槁杌。”
词语分解
- 槁的解释 槁 ǎ 枯干: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古同“藁”,草。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杌的解释 杌 ù 小凳:杌子。 〔杌陧( 树没有枝。?)〕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亦作“阢陧”、“兀臬”。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槁杌”是一个汉语成语,发音为gǎo wù,主要用于形容人体瘦弱、憔悴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人的身体和精神处于极度虚弱、枯槁的状态,类似于“槁木死灰”,多用于描述因疾病、劳累或精神压力导致的萎靡不振。
词源与结构
- 槁:原指草木干枯,引申为干瘪、失去生机;
- 杌:本义为树无枝叶,这里强化了“枯槁、颓败”的意象。
两者组合后,通过比喻手法将人的憔悴状态与植物的枯萎相关联,增强画面感。
使用场景
- 身体虚弱:如长期患病、营养不良导致的消瘦;
- 精神萎靡:如因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大而显得颓丧;
- 文学描写:古诗词或文学作品中用于渲染人物困境,例如:“战乱过后,难民面容槁杌,步履蹒跚。”
相近表达
- 槁木死灰:形容完全丧失生机,情感麻木;
- 形销骨立:强调极度消瘦,与“槁杌”的憔悴感相似。
注意
该词属书面语,日常使用较少,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本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字形相近的“梼杌”(古代凶兽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槁杌是一个汉字词,它的意思是指木头变得干瘪、不新鲜或不活泼。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槁杌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以及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槁杌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瞿,并且它总共有10个笔画。
槁杌这个词的来源是由两个字组成,槁和杌。槁是指木头干瘪、不新鲜的意思,而杌则指木头不活泼的样子。
在繁体字中,槁杌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区别。
在古代汉字中,槁杌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汉字的书写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一些变化。但是,槁杌的基本形状和意思应该是一致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槁杌的例句:他的精神状态一直很槁杌,缺乏活力。
其他与槁杌相关的词语包括:枯萎、干枯、呆板等。
槁杌的反义词可以是:鲜活、生动、活泼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