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準的意思、格準的詳細解釋
格準的解釋
定準。《隋書·藝術傳·張胄玄》:“古曆五星行度皆守恒率,見伏盈縮,悉無格準。 胄玄 推之,各得其真率,合見之數,與古不同。”
詞語分解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 準的解釋 準 (③準⑦準) ǔ 允許,許可:準許。準予。批準。 依照,依據:準此處理。 定平直的東西:水準。準繩。 法則,可以做為依據的:準則。标準。 箭靶的中心:準的(?)。 正确:準确。準星。瞄準。 一定,
網絡擴展解釋
“格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釋義
格準(拼音:gé zhǔn)意為“定準”,即固定的标準或準則。該詞主要用于描述事物遵循的明确規範,強調标準的不可變性和權威性。
二、古籍出處
該詞出自《隋書·藝術傳·張胄玄》:
“古曆五星行度皆守恒率,見伏盈縮,悉無格準。胄玄推之,各得其真率,合見之數,與古不同。”
(釋義:古代曆法中五大行星的運行軌迹雖遵循固定規律,但觀測到的顯隱、盈虧現象缺乏統一标準。張胄玄通過推算,得出了更精确的規律,結果與舊曆不同。)
三、詞義解析
- “格”:指規格、法式,如“格律”“格式”;
- “準”:指标準、準則,如“水準”“準繩”。
組合後,“格準”強調既定的、不可輕易更改的規範,多用于曆法、制度等需嚴格遵循的領域。
四、應用場景
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例如:
- 描述古代天文曆法的推算标準;
- 指代制度或法規的固定範式。
五、相關成語
與“準”相關的成語如“法脈準繩”“放之四海而皆準”,均體現“标準”的核心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隋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準(gé zhǔn)這個詞的意思是準确、準繩。拆分部首為木和正,筆畫數為10。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其中“格”字意指木制的物體,如格子、格局等;而“準”則表示正确、準确。繁體字中,格準的寫法為「格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格字的寫法是帶有木部首的「舌」字,而準字的寫法則是「卂」和「幾」字的組合。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我對你的成績很有信心,因為你的答案都很格準。
2. 請确保報告的内容格準無誤。
3. 這位翻譯專家以其格準的翻譯水平而聞名。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格子、格局、規格等。近義詞有準确、精确、正确,反義詞有錯誤、不準确、不規範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