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褒奬”。表扬奖励。亦专指赞扬。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序:“而 雍州 从事,忌 敦 勋効,极推小疵,非所以褒奬元功。宜解 敦 禁劾假授。” 唐 白居易 《祭卢虔文》:“褒奬之命,虽已表於哀荣;遣奠之恩,宜再申於軫悼。”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九:“惟 萧子显 作《齐书》,为其父 豫章王 嶷 立传, 姚思廉 修《陈书》,为其父吏部尚书 察 立传,凡生平行事,及朝廷之优礼,名流之褒奬,无一不纤屑叙入。” 徐迟 《牡丹》八:“戏一演完,她可不记得谢了多少次幕。她获得了一个演员所能得到的最高的褒奖。”
“襃奬”是“褒奖”的异体写法,指通过言辞或行动对优秀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该词由“襃”(同“褒”)和“奬”(同“奖”)组成,前者意为赞扬、称颂,后者表示激励、奖赏。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正面评价激发积极性,常见于表彰个人或集体的突出贡献。
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褒奖”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朝廷对臣子的嘉奖,如《汉书·王莽传》记载“襃奬功德,以示万方”。现代汉语中,该词适用范围扩大,可指社会、组织或个人层面的正式或非正式表彰。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对好人好事给予表扬或奖励”,强调其社会激励功能。
从词源学分析,《说文解字》指出“褒”本义为衣襟宽大,引申为气度宽宏者的赞美;“奖”原指驱使猎犬,后演变为促进行动的动力。二者组合形成“通过扩大赞美范围以促进善行”的复合语义,这一构词逻辑在《汉字源流字典》中有详细考据。
“襃奬”是“褒奖”的异体写法,读音为bāo jiǎng,意为表扬、奖励或赞扬。以下是综合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由“襃”(同“褒”,意为赞扬)和“奬”(“奖”的繁体,含鼓励、赞美之意)组成,整体表示通过言语或物质形式对某人或某事给予肯定和激励。
用法与语境
相关扩展
总结来看,“襃奬”是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肯定的复合词,常见于对优秀行为的正式认可。
百娇抱关执籥保税褊悈珌佩拆裂产道持循词眼胆瓶蕉电子数字计算机雕今雕谢恶言詈辞方边左右飞藿弗庭盥馈规重矩叠鸿畅后继无人槐省棘署黄能降气节假日井井有方寖广金门大桥涓滴归公浚池军情两魪梨面陵纵马官马珂面子帐内荣儜劣奴才片辞飘舞戚宠窃疾乞留恶滥轻洁清口清砧荣衰荣熙撒放食羹势穷力竭所缘缘田园诗投井下石囤聚望衍文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