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愿意用一百人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高亨 注:“人百其身……用一百人赎他一人。”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你之牺牲是革命长恨,人百其身赎不回。”《天津日报》1977.1.16:“人百其身如可赎,愿捐微命答穹苍。”
“人百其身”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本义与出处
该成语出自《诗经·秦风·黄鸟》,原文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表达对逝者的深切哀悼,意为“若可以赎回逝者,愿以百人(或自身死百次)相代”。典故与秦穆公去世时以三位贤臣殉葬的历史事件相关,民众痛惜贤者,发出此感慨。
结构与用法
情感内涵
成语通过夸张的“百次牺牲”表达对逝者价值的极高肯定,以及生者愿以巨大代价换其复生的强烈情感,常见于悼念诗文或庄重场合。
该成语凝练了古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知与哀悼之情,兼具文学性与情感张力。若需进一步了解《黄鸟》全诗背景或具体用例,可参考《诗经》原文及相关历史文献。
《人百其身》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会影响到他自己的身体健康。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品德修养,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人百其身》的拆分部首为:
- 人 (从“亻”部)
- 百 (从“白”部)
- 其 (从“八”部)
- 身 (从“身”部)
《人百其身》共有12画。
《人百其身》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修养和行为准则。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是「人百其身」。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些差异。《人百其身》在古代的写法为:
「人佰其身」
1. 做人要有道德操守,因为人百其身,是非曝光后会给自己带来巨大伤害。
2. 这个企业领导待人友善,有亲和力,做到了人百其身的标准。
相关的组词有:
- 人品
- 品德
- 行为
- 作风
- 健康
近义词有:
- 人畜无害
- 人无完人
- 行为决定命运
- 德行决定一切
反义词有:
- 玩世不恭
- 不知廉耻
- 无德无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