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佛位的意思、佛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佛位的解释

成佛证果之位。 元 吴莱 《三朝野史》:“人皆谓 弥远 是佛位中人。”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所以接着就有《如来性起品》,叙述达到佛位以后所应作的事情,即怎样进行教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佛位是汉语中的佛教术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修行证果的阶位

指修行者通过戒定慧的修持,最终证得佛陀果位的层次。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定义:“佛果之位也。谓修行圆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地位。”

《汉语大词典》 释义:“成佛之位。指修行成佛的果位。”

此义强调从凡夫到成佛的修行次第,是佛教解脱理论的核心目标。


二、象征义:觉悟境界的体现

引申为佛陀所代表的圆满智慧与慈悲境界。

《三藏法数》(明代佛教辞书)云:“佛位者,究竟觉了诸法实相,超越生死,住寂灭乐。”

此解突出佛位的精神高度,即断除烦恼、彻悟真理的终极状态。


三、引申义:供奉佛陀的圣位

指寺院中供奉佛像或象征佛陀的法座、坛城。

《中国佛教文化史》(孙昌武著)提及:“寺院设佛位以表恭敬,如法座、莲台等,皆为佛陀应化之依止。”

此用法常见于宗教仪轨,体现对佛陀人格化与神圣空间的建构。


文化意义

佛位概念贯穿汉传佛教思想体系,既指向个体修行的终极成就(如《坛经》中“即心即佛”),亦关联寺庙的空间象征(如敦煌壁画中的“佛位图”)。其内涵融合了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对“觉悟者”地位的诠释。


参考资料: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3. 明代《三藏法数》
  4. 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
  5.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艺术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佛位”是佛教术语,其核心含义及延伸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通过修行达到的成佛果位,即证悟无上觉悟的境界。佛教认为修行者需经历不同层次(称为“位”),最终成就佛果,获得圆满智慧与解脱。

二、修行层次与佛位

  1. 修行阶段:凡夫需逐步修持,从初发心到最终成佛,经历菩萨“十地”等阶位,每个阶段对应不同觉悟层次。
  2. 佛位特性:达到佛位后,修行者具备教化众生的能力,如《如来性起品》所述,佛需以智慧引导众生。

三、延伸含义

四、相关概念

总结来看,“佛位”既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也承载了宗教文化中对神圣地位与智慧的象征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隘薄伴流巴峡背乡离井车府潨潨大舫独帚二俊遏行云放下包袱发眩纷纷穣穣宫储勾检怪咤酣红耗损华资矫复基波几见桔皋溃裂乐事劝功留牍路子朦昧庙战抹泪揉眼派赏捧腹大笑楩枏披衿丕冒裒合戗戗签爪起官倾盖弱志三尺锋三头对案戺庭实症泗州和尚陶氏梭天理昭昭条凳铁蛇通古痌瘝投契图任土宿晩末下坂丸详该鲜凌凌膝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