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荒废,不利用。 唐 白居易 《题西亭》诗:“荒淫即不可,废旷将何如?”
(2).旷废。 宋 苏轼 《与陈传道书》之一:“某以衰病,难於供职,故坚乞一闲郡,不谓更得烦剧,然已得请,不敢更有所择,但有废旷不治之忧耳。”《辽史·耶律室鲁传》:“自 韩德让 知北院,职多废旷。”
“废旷”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因荒废、搁置而导致事物处于空置或未被利用的状态。从构词角度分析,“废”指废弃、停止使用,“旷”指空旷、闲置,二者组合后常用于描述土地、时间或才能等未被合理利用的情形。
在《汉语大词典》中,“废旷”被释为“荒废;旷废”,多用于古汉语语境,例如《后汉书·卷四十八》中记载“田畴不得垦辟,民不得安居,废旷失业”,指农田因管理不善而荒废,百姓失去生计来源。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描述资源浪费、时间虚耗等场景时仍具书面语色彩,如“废旷的厂房”“废旷的青春”等表述。
从词性看,“废旷”可作形容词或动词,如《宋史·食货志》提到“水利废旷,则命官修复”,此处作动词,强调因疏于维护导致水利设施荒废的状态。其近义词包括“荒废”“闲置”,反义词则为“利用”“开发”。需注意该词带有贬义倾向,多用于批评性语境,强调对资源的忽视或浪费。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
“废旷”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拼音为fèi kuàng,其核心意义包含两方面:
2. 古籍例证
3. 近义辨析
提示:该词属书面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言语境中。如需进一步探究单字含义,可参考“旷”的独立解释(如空阔、延误等义)。
安咐蔽闇笔障鼻注波斯馆不料蚕丛鸟道程程次家丹石得男电拔雕板定断抵宿遁呪笃艺读者非乃负博赶人不要赶上高屋帽高旨共承管浅贵职和融蠒絮揭宝京仓大使巨指看家狗科处控抑览观练石尥蹶子柳台墨晶盘肴缾管频婆果破马强横绒衣沈荒守战诵斥探兵体肤挺觉通慧推襟推三推四罔费伪本嗡鼻香灺见世生苗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