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瑕蹈隙的意思、抵瑕蹈隙的详细解释
抵瑕蹈隙的解释
隙:裂缝,间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词语分解
- 抵瑕的解释 指摘缺点。 唐 柳宗元 《问答·答问》:“而僕乃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固不以趑趄批捩而追其跡。”
- 蹈隙的解释 .利用空隙。 明 汤显祖 《哀黄生赋》:“结駟难期,蹈隙时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 刘 益感其诚,蹈隙輒往。”.利用机会;利用漏洞。 王闿运 《与李少荃书》:“剋日渡海,蹈隙而进
网络扩展解释
“抵瑕蹈隙”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dǐ xiá dǎo xì
- 含义:指针对他人的弱点、缺点或错误进行攻击或批评。其中“瑕”指玉上的斑点,比喻缺陷;“隙”指裂缝,比喻漏洞或弱点。
出处与典故
- 最早出处:唐代柳宗元《答问》中的“抵瑕陷厄”,后演变为成语。
- 典故背景:柳宗元通过此词表达对他人攻击自身缺陷的不满,后引申为针对弱点的批判行为。
字词结构分析
- 抵:触及、攻击。
- 瑕:玉的瑕疵,象征缺点。
- 蹈:踩踏,引申为利用。
- 隙:空隙,指漏洞或薄弱环节。
用法与例句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人际冲突、辩论或策略性攻击,含贬义。
- 例句:
“想抵瑕蹈隙拣人的便宜,要先懂万国公法,不然处处授人权柄。”(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乘虚而入、攻其不备。
- 反义词:讳过称善(隐瞒过失,只夸优点)。
相关背景知识
-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常以犀利笔触揭露问题,成语背景与其文学风格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唐代文献及近现代文学中的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抵瑕蹈隙(dǐ xiá dǎo xì)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人们通过相互的协作、互帮互助来弥补彼此之间的缺点和差异,以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抵瑕蹈隙》这个词的拆分结果是:“扌”、“玨”、“蹦”、“隹”。其中,“扌”为左边的手部偏旁部首;“玨”为右边的玉部偏旁部首;“蹦”为字中部分,包含了“足”和“崩”两个部首;最后,“隹”为右边的短尾类动物部首。
来源
《抵瑕蹈隙》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抵瑕”一词源于古代《诗经·小雅·抵瑕》中的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意为彼此之间有缺点和不足。“蹈隙”一词来源于《南史·庾信传》中的句子:“谋者不合曲兮蹈隙”,意为通过填补差距来达到和谐相处。
繁体字
《抵瑕蹈隙》这个词的繁体字形为「抵瑕躍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抵瑕蹈隙》这个词的古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他们之间的友谊能够抵瑕蹈隙,互相帮助并共同进步。
2. 团队成员通过抵瑕蹈隙,相互补充优势,为项目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组词
与《抵瑕蹈隙》有关的组词有:互助、协作、友谊、和谐。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补短板、互补、相互配合。
反义词
反义词为:忽视差异、争吵、不合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