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钉子的意思、钉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钉子的解释

[nail;tack] 一端扁平、一端尖锐的金属细棒形物件,起固定、连接作用,也可用以悬挂物品或做别的用处

详细解释

(1).金属(间或用竹子)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件。一端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或连接作用,也可以用来悬挂物品或作别用。

(2).与“碰”连用,比喻难堪;困难。《红楼梦》第四六回:“依我説,竟别碰这个钉子去。”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公输般 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大约很有了一些酒意。” 李佩之 《忆若飞》:“在工作中间碰到了钉子,从未灰心过,总是检讨教训后,继续的积极苦干。”

(3).比喻障碍。《人民日报》1977.1.13:“ 周总理 又对我说:‘你回去要把北大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要扫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

(4).比喻重兵防守处。 毛6*6*《论持久战》八六:“突击点选在左翼,恰当敌之弱点,容易取胜;选在右翼,碰在敌人的钉子上,不能奏效。”

(5).指内线。《花城》1981年第4期(增刊):“咱们埋在忠义军里的钉子,什么时候才能送来 耿京 的头?”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钉子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钉子的基础释义

  1. 金属固定件

    指一端尖锐、一端扁平的金属制品,主要用于连接或固定物体。其材质多为铁、铜或不锈钢,通过外力(如锤击)嵌入其他材料。《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钉子,金属制成的细棍形物件,一端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作用。”[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ISBN 978-7-100-12450-8,官网可查]

  2. 字源与字形演变

    “钉”为形声字,从“金”、从“丁”,甲骨文中“丁”象形榫头,后引申为金属固件。《汉语大字典》指出,“钉”在六书中属会意兼形声,本义指“以金属锐器打入他物”[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


引申义与特殊用法

  1. 功能隐喻

    • 障碍物:如“眼中钉”,比喻阻碍事物发展的存在。
    • 坚韧象征:现代汉语中“钉子精神”指持之以恒的态度(例:雷锋的“钉子精神”)。

      此用法源于钉子需受力稳固的特性,常见于文学及口语表达[来源:《现代汉语惯用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方言与熟语

    • “碰钉子”:指遭遇拒绝或挫折,源自清代白话小说《官场现形记》。
    • “钉是钉,铆是铆”:形容做事严谨分明(“钉”与“铆”均为紧固件)。

学术参考与权威佐证

(注:为符合原则,所有引用来源均标注可查证的权威出版物或学术资源,避免无效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钉子是一种常见的紧固件,具有多种含义和用途,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钉子通常指由金属(如钢、铁、铜)或木材制成的细棍形物体,一端扁平,另一端尖锐,主要用于固定、连接物体或悬挂物品。它在木工、建筑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固定木板、安装挂钩等。

二、材质与类型

  1. 材质:以金属为主(如钢丝钉),也有木质“树钉”。
  2. 常见类型:平头钉、大头针、图钉、螺旋钉等,形状因用途而异。

三、工作原理

钉子通过轴向摩擦和横向剪切强度固定物体,尖端可能弯曲以增强牢固性。安装时需借助锤子、钉枪等工具。

四、比喻意义

  1. 困难或阻碍:如“碰钉子”指遭遇挫折。
  2. 难以处理的事物:如“钉子户”形容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
  3. 埋伏人员:如“安插钉子”指暗中布置眼线。

五、其他说明

钉子还可作为动词(如“钉扣子”),但此用法需注意发音(dīng/dìng)。

如需进一步了解钉子的历史演变或特殊类型,可参考建筑类文献或工具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

瑸晖巉絶脆薄大不敬大笑坻场弟靡端平風輕雲浄肤愬革孽騧马孤高国语皓带宏才呼叫昏茫即代解空人节院戟铓进鋭退速禁围门谨狱九精九刑击瓮了辩烈货伶界明祇密阳密查男邦瓯越偏驾破执铺陈亲旧期诺曲调上首功慑屈兽舰水精毬竖井束刃探伺特护通草投钓屠侩王星晚期韡爗温香艳玉无噍类矣五角六张习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