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问的意思、定问的详细解释
定问的解释
(1).确切的消息。问,消息音信。《晋书·孝愍帝纪》:“又詔 琅琊王 曰:‘……间遣使适还,具知 平阳 定问,云 幽 并 隆盛,餘胡衰破,然犹恃险,当须大举。’”《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 楚王 ﹞ 瑋 之起兵也, 陇西王 泰 严兵将助 瑋 ,祭酒 丁绥 諫曰:‘公为宰相,不可轻动。且夜中仓猝,宜遣人参审定问。’” 清 曾国藩 《仁和邵君墓志铭》:“ 国藩 心知 位西 烈士也,必不苟免。其家固知之,以无定问,不敢发丧。”
(2).指“问名”等聘婚手续。定,聘定。 宋 秦醇 《谭意哥传》:“ 张 内逼慈亲之教,外为物议之非,更朞月,亲已约 孙貰 殿丞女为姻。定问已行,媒妁素定,促其吉期,不日佳赴。”
词语分解
- 定的解释 定 ì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定稿。定数(?)(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平安
- 问的解释 问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
网络扩展解释
“定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具体区分,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拼音:dìng wèn
词性:名词
核心含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确切的消息或音信,二是古代婚俗中的特定流程(如“问名”环节)。
二、分项解释
-
确切的消息
- 来源:最早见于《晋书·孝愍帝纪》中“间遣使适还,具知平阳定问”,指通过使者传递确认的可靠消息。
-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献,如《资治通鉴》中“宜遣人参审定问”,强调经过核实的信息。
-
聘婚手续
- 指代:古代婚姻“六礼”中的“问名”环节(即男方询问女方姓名及生辰以占卜吉凶),后泛指婚约定聘流程。
- 例证:宋代《谭意哥传》提到“定问已行,媒妁素定”,描述婚约已通过正式手续确定。
三、文献例证
- 消息义:清代曾国藩在《仁和邵君墓志铭》中写道“以无定问,不敢发丧”,指因缺乏确切信息而暂缓丧仪。
- 婚俗义:明代《醒世恒言》中“定问”常与“纳采”“请期”等婚仪步骤并提。
四、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定问”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语境(如学术论文中对古代制度的分析)。其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避免与“定论”“问题”等现代词汇混淆。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语料,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第4773页或《晋书》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定问(dìng wèn)一词是由“定”和“问”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定”是部首并且是汉字的字形,它表示“确定”的意思;“问”则是声旁并且是汉字的字体,它表示“询问”的意思。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繁体字中,“问”字的写法与现代简体字基本相似,而“定”字在古代的写法略有不同,它的字形跟现代简体字有所差异。在一些古籍中,可以看到“定”的字形是由两个人字旁组成的。
以下是一个使用“定问”一词的例句:“他向老师定问问题,以便明确事情的答案。”这句话中,“定问”表示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以确保得到准确的回答。
组词方面,可以使用“定问”的意思衍生出一些相关词汇,例如“定问者”表示主动提问的人,“定问课”指的是一种特定的课堂讨论形式。
关于近义词,可以使用“询问”来替代“定问”,因为两个词都表示主动向他人提出问题的意思。而“反义词”的话,可能可以考虑使用“回答”来表示与“定问”相对的意思,因为一个人提问,另一个人则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