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身重义的意思、轻身重义的详细解释
轻身重义的解释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亦作“ 轻生重义 ”。《晋书·周处传论》:“ 周子隐 以跅弛之材,负不羈之行……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词语分解
- 轻身的解释 指不珍重自己的生命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详细解释.道教谓使身体轻健而能轻举。《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乃称曰:‘……愿弃人閒事,欲从 赤松子 游耳。’乃学辟
- 重义的解释 .谓以道义为重。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古者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 明 何景明 《放歌行》:“自昔慕豪胜,重义还轻身。”.谓看重义气。 明 何景明 《怀旧吟赠阮世隆》:“知君重义多豪
网络扩展解释
“轻身重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轻视个人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字面拆分:由“轻身”(看轻自身安危或利益)和“重义”(重视道义、正义)两部分组成,体现对个人与道义的取舍态度。
- 深层内涵:强调在关键时刻为维护正义或他人利益,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常见于描述忠义之士的行为。
二、出处与演变
- 最早记载: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 历史用例:唐代文献如《广弘明集》中也有引用,形容武将或忠臣的品格。
三、用法与语境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定语或宾语,如“他轻身重义,舍己救人”。
- 适用场景:常用于褒扬侠义精神、家国情怀或舍己为人的行为,如描述军人、侠客等群体。
四、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 近义词:轻生重义、舍生取义。
- 反义词:贪生怕死、见利忘义。
五、例句参考
- “纬武经文轻身重义,社稷是所不图也,天位非所倾望也。”(《全后魏文》卷五十九)
- “好男儿应有吞吐八荒的凌云壮志,御敌卫国理当毫无杂念,彰显了军人轻身重义的气节。”
如需更多例句或扩展学习,可参考《抱朴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国学大师网)。
网络扩展解释二
轻身重义
《轻身重义》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选择时,追求正义和道义而舍弃个人利益和生命牺牲。拆分部首是车、身、里,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轻身重义》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轻身重义,士之事也。”
繁体
《輕身重義》是《轻身重义》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比较繁琐,所以《轻身重义》的写法也有一些变化。比如,“轻”曾使用“輕”、“轻”、“輕”三种写法,“场”曾使用“場”、“輕”两种写法。
例句
他在敌人面前轻身重义,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家人。
组词
轻视、轻敌、重要、重镇
近义词
舍己为人、忘我奉献、大公无私
反义词
重身轻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