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點的的意思、點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點的的解释

1.谓白色小点。 宋 徐铉 《赋得秋江晚照》:“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

2.指使。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 周舍 ,你好道儿。你这里坐着,点的你媳妇来駡我这一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點"(点)在汉语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用法多样的字/词,其核心概念围绕着"微小痕迹"、"位置标记"和"特定动作"。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意思,并引用权威来源:

  1. 本义:细小的痕迹或标记

    • 解释: 指非常小的痕迹、斑痕或记号。
    • 来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小黑也",意指微小的黑色痕迹(《说文解字·黑部》:"點,小黑也。")。这是其最原始的含义。
    • 例证: "墨點"、"斑點"、"雨點"。
  2. 引申义:表示少量或极小的事物

    • 解释: 由"微小"的本义引申,指数量极少的事物或事物的极小部分。
    • 来源: 《孙子兵法·形篇》:"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虽未直接用"點",但"銖"是极小的重量单位,体现了"微小"概念)。现代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列出此义项("表示少量")。
    • 例证: "一點點"、"半點"、"丁點兒"。
  3. 引申义:特定的位置或处所

    • 解释: 指空间或抽象意义上的特定位置、地方或处所。
    • 来源: 《汉语大词典》收录此义项("一定的处所或限度")。
    • 例证: "地點"、"出發點"、"終點"、"優點"、"缺點"、"重點"、"點上"。
  4. 动词义:接触物体表面

    • 解释: 指(头或手)向下稍微动一动立刻恢复原位,或用笔等轻触纸面留下标记。
    • 来源: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又坐下點茶。"(体现"点"作为动作)。《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列出"(头或手)向下稍微动一动立刻恢复原位"和"用笔加上点子"等义项。
    • 例证: "點頭"、"點穴"、"點眼藥"、"畫龍點睛"、"點名"(本义指用笔在名册上作记号)。
  5. 动词义:引燃

    • 解释: 指使火燃烧起来。
    • 来源: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把槍和酒葫蘆放在紙堆上,將那條絮被放開,先取氈笠子戴上,將葫蘆裡冷酒都吃盡了,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走不到三五里,早見近村人家都拿著水桶、鉤子來救火。林冲道:'你們快去救應,我去報官了來。' 提著槍只顧走。那雪越下得猛。林冲投東走了兩個更次,身上單寒,當不過那冷。在雪地裡看時,離得草料場遠了。只見前面疏林深處,樹木交雜,遠遠地數間草屋,被雪壓著,破壁縫裡透出火光來。林冲徑投那草屋來,推開門,只見那中間坐著一個老莊客,周圍坐著四五個小莊家向火。地爐裡面焰焰地燒著柴火。林冲走到面前叫道:'眾位拜揖。小人是牢城營差使人,被雪打濕了衣裳,借此火烘一烘,望乞方便。' 莊客道:'你自烘便了,何妨得。' 林冲烘著身上濕衣服,略有些乾,只見火炭邊煨著一個瓮兒,裡面透出酒香。林冲便道:'小人身邊有些碎銀子,望煩回些酒吃。' 老莊客道:'我們每夜輪流看米囤,如今四更天氣正冷,我們這幾個吃尚且不夠,那得回與你?休要指望!' 林冲又道:'胡亂只回三五碗與小人擋寒。' 老莊客道:'你那人休纏!休纏!' 林冲聞得酒香,越要吃,說道:'沒奈何,回些罷。' 眾莊客道:'好意著你烘衣裳向火,便來要酒吃!去便去,不去時,將來吊在這裡!' 林冲怒道:'這廝們好無道理!' 把手中槍看著塊焰焰著的火柴頭,望老莊客臉上只一挑將起來,又把槍去火爐裡只一攪,那老莊客的髭鬚焰焰的燒著。眾莊客都跳將起來。林冲把槍桿亂打。老莊客先走了,莊家們都動撣不得,被林冲趕打一頓,都走了。林冲道:'都走了!老爺快活吃酒!' 土炕上卻有兩個椰瓢,取一個下來,傾那瓮酒來,吃了一會。剩了一半,提了槍,出門便走。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蹌蹌,捉腳不住。走不過一里路,被朔風一掉,隨著那山澗邊倒了,那裡掙得起來?凡醉人一倒,便起不得。當時林冲醉倒在雪地上。"(此段虽长,但包含林冲"挑"火炭的动作,与"点"火相关)。《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列出"引着火"的义项。
    • 例证: "點火"、"點燈"、"點蠟燭"。
  6. 动词义:指定、选定

    • 解释: 指从众多选项中挑选或指定。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此义项("指定,选定")。
    • 例证: "點菜"、"點歌"、"點將"、"點播"。
  7. 动词义:逐个查对

    • 解释: 指一个一个地核对、清点。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此义项("一个个地查对")。
    • 例证: "點名"、"點數"、"清點"、"盤點"。
  8. 动词义:启发、指明

    • 解释: 指用言语进行提示、启发,使对方明白。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此义项("指点,启发")。
    • 例证: "點撥"、"點破"、"點醒"、"指點"。
  9. 量词义

    • 解释:
      • 用于少量的事物:一點希望、兩點意見。
      • 用于事项:幾點建議、內容分三點。
      • 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三點鐘、下午五點。
      • 几何学概念,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 汉字笔画之一,形状是"丶":主字有三點。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均详细列出了"點"作为量词的各种用法。

"點"的核心意象是"微小"和"位置/标记"。其名词义多由此引申(小痕迹、小部分、特定位置),动词义则多与"接触"(轻触、引燃)和"选择/指示"(指定、核对、启发)相关。量词用法是其名词义的进一步语法化。其含义的丰富性体现了汉语词汇的深度和灵活性。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點”是“点”的繁体字,读作diǎn,其含义丰富且用法多样。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析该词的含义及用法:

一、本义与字形演变

  1. 本义:根据《说文解字》,“點”本义为“小黑”,即细小的黑色斑点。篆文由“黑”和“占”构成,“黑”表意,“占”表声,表示物体上有如文字般的黑斑。

二、名词用法

  1. 具体事物:
    • 斑点:如墨点、污点,引申为瑕疵(例:“点缺”指缺点)。
    • 小滴:如雨点、泪点(辛弃疾《西江月》:“两三点雨山前”)。
  2. 抽象概念:
    • 几何点:数学中无体积、仅有位置的抽象概念。
    • 笔画:汉字基本笔画之一(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
    • 关键处:如“点子”指主意,“点到为止”指抓住核心。

三、动词用法

  1. 动作行为:
    • 轻触/敲击:如点穴、点头。
    • 点火:引申为“点燃”(例:“点灯”)。
    • 标注/指定:如点菜、点将,或数学中的“点小数点”。
  2. 抽象行为:
    • 少量添加:如“点缀”表示装饰,“点染”指润色。

四、其他引申义

  1. 时间单位:如“钟点”。
  2. 量词表少量:如“一点时间”“吃点东西”。

五、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

“點”从具体的小黑斑出发,逐渐扩展至抽象概念和动作,涵盖了自然现象、人文符号及行为活动,体现了汉字形义结合的演变特点。需根据语境具体判断其含义,如数学术语与日常用法的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摆弄惫懒倍论徧照不因不由涔云长箔冲犯抽翰仇饷酬勋此起彼伏琮玺颠窨地狱变相杜挡杜隙防微恶头儿夫婿浮云蔽日根业功高不赏官曹会合沪剧火龙标借观穄米进征酒骨极休釦砌留恋率马以骥率野马背船唇马毛猬磔痲木门榜明解密云不雨蟠木朽株疋头迫戚启銮七窍輮轹赏会生死之交世喧丝丝密密泰米尔语天藻铜围铁马网址文擅雕龙无补于事仙奴晓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