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灯炷的意思、灯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灯炷的解释

即灯心。《梁书·诸夷传·扶南》:“復东行 涨海 千餘里,至 自然大洲 。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或作灯炷,用之不知尽。”《法苑珠林》卷四四:“堂内长明灯,鼠衔灯炷,烧诸旛盖,遂及精舍,七重都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 吴 人栽蒔之,取瓤为灯炷。”参见“ 灯心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灯炷"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代灯盏中用来点燃照明的部分,即灯芯。其核心含义围绕着古代照明器具的核心部件展开。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1. 核心定义:

    • 灯炷指的是油灯或蜡烛中,浸透油脂(如灯油、蜡)并点燃以产生火焰和光亮的捻子或线状物。它是灯具实现照明功能的关键部件。
  2. 字形与构词分析:

    • 灯 (dēng): 本义指照明器具。
    • 炷 (zhù): 本义指灯中的火苗、灯芯,也指可燃的柱状物(如线香)。其字形从“火”,表明与燃烧有关;从“主”,有“主要、核心”之意,强调了它在灯具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灯炷”一词是典型的偏正结构,意为“灯的核心部分(炷)”。
  3. 历史演变与具体指代:

    • 在古代,尤其是使用豆灯、油盏等照明工具时,“灯炷”通常指用麻、棉、灯心草等植物纤维搓捻而成的细绳或细束,一端浸在油中,另一端点燃。燃烧时,油脂通过毛细作用被吸上来维持火焰。
    • 随着灯具发展,特别是蜡烛的出现,“炷”也可指蜡烛本身(因其为柱状可燃物),但“灯炷”一词更侧重于指代灯芯的功能本质。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有时也泛指点燃的灯或蜡烛整体发出的光亮。
  4. 象征与引申义:

    • 由于灯炷是光明之源的核心,且其燃烧自身照亮他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象征意义:
      • 光明与希望: 代表驱散黑暗,带来指引。
      • 奉献与牺牲: 灯炷燃烧自身以发光,常被用来比喻默默奉献、牺牲自我的人或精神(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传承与延续: “一炷香”、“传灯”等概念中,“炷”也隐含了延续、传承的意味。
  5. 现代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灯炷”一词的使用频率已大大降低,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诗词引用或特定方言中。更常用的现代词汇是“灯芯”。但在理解古籍、欣赏古典诗词或进行特定文化表达时,“灯炷”仍是一个需要准确理解的词汇。

权威性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灯炷”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灯炷”指油灯中用于吸油燃烧的芯线,即灯芯。它通常由灯心草等植物纤维制成,作用是引导油料燃烧发光(《本草纲目》提到吴地人用灯心草制作灯炷)。

二、字源解析

“炷”本义为灯芯,形声字,从火、主声。单独使用时:

三、历史文献用例

  1. 《梁书》记载南海地区用树皮制作灯炷布;
  2. 《法苑珠林》描述老鼠咬断灯炷引发火灾的故事;
  3. 宋代诗词常用“残灯炷”渲染孤寂氛围(如赵闻礼“孤枕掩,残灯炷”)。

四、特殊应用

古代医疗中有用灯炷燎烤脐部急救的记载,如烘热灯炷刺激婴儿复苏。

五、现代使用

该词现已罕用,主要见于古籍、诗词赏析或中医文献。如需查询更多例句,可参考《汉语辞海》或《查字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絁碧塟参驾陈刍陈大齐触氏楚田词貌丹哥戹会伐交饭秦封建论伏尔泰扶奬钢尺高斋歌场鬲山何缘黄蜨黄粱假扮济洞进事开脚烤面包了察了收厘妇领教隆丽乱世佳人懋选泯息内陆海聘礼襁保谦降千酿琦赂轻而易举穷昊曲胤柔蔬塞祷散愁商部韶容蛇穿市牙昙昙体样脱粟刓团威武翔旝湘汨嚣兽霄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