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登槐的意思、登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登槐的解释

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以为朝臣列班的位次。三公坐三槐下,后因以“登槐”指登上三公宰辅之位。《晋书·魏舒刘寔等传论》:“ 魏舒 、 刘寔 发虑精华,结綬登槐,览止成务。”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武志既扬,文教亦熙。登槐赞元,其庆且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登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字义溯源 "登"在《汉语大词典》中有"升迁、进用"之义,《说文解字》释为"上车也",引申为晋升官位。"槐"在《周礼·秋官》中记载"面三槐,三公位焉",后成为三公宰辅的象征。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全唐文》卷四百五:"登槐棘者,思文武之任",喻指晋升显赫官位。

二、科举文化象征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槐树常被用作贡院的标志植物。据《明史·选举志》记载,北京贡院内植槐树十八株,取"槐厅"之典,故"登槐"衍生出科举及第的引申义。这与《汉语典故大辞典》所载"槐花黄,举子忙"的科举意象相呼应。

三、职官制度隐喻 在宋代职官体系中,槐树成为中枢机构的象征符号。《宋会要辑稿》记载政事堂前植槐,故"登槐"特指进入宰辅机构任职,如陆游诗云"当年覆实子亭槐,衮绣公卿今几在"。这种用法延续至明清,形成稳定的职官文化符号。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张廷玉. 明史[M]. 中华书局, 1974. 赵应铎. 汉语典故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徐松. 宋会要辑稿[M]. 中华书局, 1957.

网络扩展解释

“登槐”是源自周代官制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与古代官职体系密切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1. 词源背景
    周代朝廷在宫门外种植三槐九棘,作为朝臣列班位次的标识。其中,“三槐”特指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站位,象征最高官职。后以“登槐”代指晋升至三公或宰辅之位,成为仕途显达的隐喻。

  2. 文化延伸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及诗词中。例如:

    • 《晋书》提到魏舒、刘寔“结绶登槐”,形容其官至宰辅;
    • 韩愈在《河南府同官记》中写道“登槐赞元”,借以赞颂同僚功绩;
    • 宋代程节斋、李石等诗人也将其用于贺词或咏史,如“类省登槐市,清秋艳桂华”(李石)。

使用特点

如需进一步探究其古籍用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晋书》《河南府同官记》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骜愎鸨儿成规陋习冲劲雠订垂髾春卿邨酒蹙融诞圣楯郎飜掌法膳发物丰馈佛罗伦萨刚敏管山吃山﹐管水吃水庋置咍口浩气长存何察鸿钜槐实黄场华藻惠存火筴佼好碣石馆急涧金鳞炯耀就列鸠子具劒揩摩量力而行连茎臝裎露申辛夷炉先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秘印浓圈密点盘根问底迁善塞违前鱼人杰赛事使幕失配食蚁兽树稼署纸尾统筹蛙吠玩饰崄远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