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闲的意思、大闲的详细解释
大闲的解释
基本的行为准则。语本《论语·子张》:“大德不踰闲。”《新唐书·卓行传赞》:“节谊为天下大闲。” 宋 陆游 《自勉》诗:“节义实大闲,忠孝后代看。”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赠余铁香序》:“然自念大闲未逾,虽丛谤集身,几至危殆,卒未有荡去绳检,辱身辱先者。”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闲的解释 闲 (閑) á 无事,与“忙”相对:闲暇。闲逛。闲居。闲人。居闲。空闲。 指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闲置。闲弃。闲房。闲钱。 安静,清静:安闲。悠闲。闲逸。闲适。闲庭(清静的院落)。闲情逸致。 与正事无
网络扩展解释
“大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基本解释:指基本的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该词源自《论语·子张》中的“大德不逾闲”,其中“闲”原指栅栏,引申为界限、规范,“大”表示重要或根本性。
二、语义解析
-
词源背景
- 出自儒家经典:“大德不逾闲”(《论语·子张》),强调重大德行不可逾越基本规范。
- 历史文献用例:如《新唐书》提到“节谊为天下大闲”,陆游诗中“节义实大闲”均指向道德准则。
-
构成解析
- 大:表示根本性、重要性;
- 闲:此处指“界限”“规范”,而非字面意义的“空闲”(参考《汉典》对“闲”的释义)。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强调道德约束或行为底线,例如:
- 描述个人操守:“节义实大闲,忠孝后代看”(陆游《自勉》诗);
- 讨论社会规范:“节谊为天下大闲”(《新唐书》)。
四、常见误解
需注意与“闲”的日常含义(空闲、无事)区分。例如提到“形容生活悠闲”,可能是对“闲”的误读,但权威文献中“大闲”均指向道德规范。
五、扩展参考
若需进一步了解“闲”的多义性,可参考《汉典》对“闲”的详细解释(包含栅栏、防御等古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闲》这个词是指非常空闲、无所事事的状态。下面是有关《大闲》的一些详细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闲》由部首大和闲组成,大部首的笔画数为3,闲部首的笔画数为7。
- 来源:《大闲》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汉语中,用来描述人们在没有工作或任务时的状态。
- 繁体:《大闲》的繁体字为「大閑」。
-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闲」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字形更加繁复,但其基本意义与现代相同。
- 例句:他最近过得很大闲,没有任何工作压力。
- 组词:大闲人(形容非常懒散的人)、大闲章(指无聊的文字或漫无目的的书写)等。
- 近义词:懒散、闲散、无所事事。
- 反义词:忙碌、繁忙、有事做。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