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掊斗折衡的意思、掊斗折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掊斗折衡的解释

谓毁弃斗和秤。反映道教顺应自然毁弃礼法的虚无观点。《庄子·胠篋》:“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掊斗折衡”是一个出自道家经典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基本解释

掊斗折衡(拼音:pǒu dǒu zhé héng)指破坏量斗(古代量器)、折断秤杆(衡器),以废除度量衡制度。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毁弃人为的规范工具,消除争端,倡导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出处与背景

  1. 《庄子·胠箧》:
    原文为“掊斗折衡,而民不争”,庄子借此批判礼法制度,主张摒弃人为的约束,回归自然状态。
  2. 道家思想:
    反映道教“绝圣弃智”“顺应自然”的哲学观点,认为人为的度量标准会引发争夺,应返璞归真。

用法与延伸

读音辨析

部分资料标注为“póu dǒu zhé héng”,但根据权威来源(如《汉典》《庄子》研究),“pǒu”为更准确的读音。

该成语体现了道家对“人为干预”的反思,主张通过废除外在规范达到社会和谐。使用时需注意其哲学背景,避免误解为单纯的“公正衡量”(的解释可能与现代引申义混淆,需以原典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掊斗折衡》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掊斗折衡》意指掂量或比较两个事物的轻重得失。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做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平衡利益。

拆分部首和笔画

《掊斗折衡》共有四个汉字:掊(部首 手,8笔)、斗(部首 斗,4笔)、折(部首 手,7笔)、衡(部首 血,12笔)。

来源

《掊斗折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世本》中的一段记载:“子有言曰:‘士而掊斗,官而折狱,人而感化,则神无不见而开其籍。’” 这里“掊斗”指的是士人行走时的轻重不同,而“折狱”则是指官员审理案件时要公正无私。

繁体

《掊斗折衡》的繁体字分别是:掊(部首 手,8笔)、鬥(部首 斗,8笔)、折(部首 手,7笔)、衡(部首 血,12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掊斗折衡》的写法与现代有些许不同,具体为:

例句

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掊斗折衡,权衡利弊后作出决策。

二、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要掊斗折衡,做到公正无私。

组词

掊手:掂量,估计

折狱:审判,裁决

衡量:权衡,比较

近义词

权衡、权宜、抉择

反义词

草率、随意、轻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