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民的意思、道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民的解釋

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組織者。 金 元好問 《遊天壇雜詩》之十:“道民終不忘 天台 ,姓字依然在 蜜崖 。” 施國祁 注:“近歲 盧氏 蜜崖 人跡不及處,有題字雲:‘道民 天台 司馬承禎 過。’” 明 王世貞 《閑居》詩:“倚酒稱歡伯,看經號道民。” 清 姚鼐 《聞禹卿以書名上達幾更出山而竟止因寄》詩:“家作道民輸鬥米,身惟服食乞戎鹽。”

引導人民。《漢書·地理志下》:“道民之道,可不慎哉!” 顔師古 注:“上道讀曰導。” 三國 魏 曹植 《神農贊》:“造為耒耜,道民播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民”為漢語複合詞,需從構詞法與語義流變角度解析。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道”作動詞時意為“引導”,《漢典》釋“民”為“百姓”。故“道民”即“引導民衆”之意,可追溯至《管子·君臣》中“道民之門”的治理理念。

在宗教語境下,《道教大辭典》指出該詞特指“道教信衆群體”,如《雲笈七籤》載“道民奉戒修行”,體現宗教組織與信衆的歸屬關系。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宗教學術研究領域,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道教史》将早期教團稱為“五鬥米道民”。

需特别說明,“道民”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屬專業領域術語。其語義穩定性體現在《中華道藏》等典籍中,主要保留“宗教信衆”的核心義項,而“引導民衆”的原始義項已逐漸被“導民”“化民”等詞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道民”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指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組織的人

這一含義在曆史文獻和詩詞中較為常見。例如:

2.引申為“引導人民”

提到“道民”的另一層含義為“引導人民”,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為罕見,可能與特定語境或訓诂學解釋相關()。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2中的詩詞原文及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愛顧暗笑鳌抃罷國邊火哺祿不職怅罔城堞成己成物趁時趁節螭吻傳火出碜辭工大朝打家劫舍打手勢定租東布斷斷休休方祇樊圃沸聒府司官長鼓湍還翰還欵含怨後生仔惶惕緩聲歌回衺虎狼之國火鏡撿括較通僥幸齎嗟痀瘘沮塞口吐珠玑鲲池獵賢廬劇冒塵冥衛名正言順缪傳屏祗清溪漁隱圖閃念山人設爵牲口鼠憑社貴鐵杙嚣蕩孝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