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弟布的意思、弟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弟布的解释

王莽 时钱币名。《汉书·食货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銖,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是为布货十名。” 颜师古 注:“布亦钱耳。谓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弟布”是王莽新朝时期(公元9-23年)发行的一种货币名称,属于“布货十品”体系中的第三等货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弟布是王莽政权推行货币改革时铸造的铜质布币之一。其名称来源于《汉书·食货志下》记载的“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十种布币()。

  2. 形制与面值
    根据史书记载,弟布在十等布币中位列第三,尺寸和重量逐级递减:

    • 长度:约1.6寸(汉代1寸≈2.31厘米)
    • 重量:17铢(汉代1两=24铢,约合现代15.6克)
    • 面值:对应“三百钱”(即一枚弟布可兑换三百枚标准五铢钱)。
  3. 历史背景
    王莽通过频繁改革币制试图恢复周代货币体系,但复杂的“布货十品”因面值与实际价值脱节,导致民间流通困难,最终失败()。

  4. 名称含义
    “布”在此处并非指布料,而是取“分布流通”之意,颜师古注《汉书》时明确“布亦钱耳”()。而“弟”可能表示等级排序,类似“次第”中的序列含义。

扩展说明
弟布作为王莽复古政策的产物,反映了古代货币制度的复杂性,现存实物较少,多见于考古发现,是研究新朝经济史的重要物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弟布(dì bù)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弟弟”或“兄弟”。它的拆分部首是弟(dì)和布(bù),弟部在左边,布部在右边。根据笔画统计,弟布共有12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常用“弟”来指代比自己小的兄弟,而布则是“兄弟”的意思。后来,这两个字合并在一起,形成了弟布这个词来表示“弟弟”或“兄弟”。 弟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类似,只是有一些笔画结构上的差异。具体来说,繁体字中的“弟”多一画,变成了13画,而“布”则和简体字一样,都是9画。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一些变化。根据古时的写法,弟布的汉字可以分别是“弟母”、“弟布”或是“弟甫屋”等。这些古代写法虽然不常用,但在文物和古籍中可以见到。 以下是一些关于弟布的例句: 1. 我的弟布很调皮,经常捉弄我。 2. 弟布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除了这些例句,还可以通过组词来扩展弟布的用法。例如,“弟布关系”表示兄弟之间紧密的联系,“弟布编号”指的是按兄弟出生顺序编号,“弟布之情”意为兄弟情谊。 在近义词方面,与弟布相似的词语有“兄弟”、“弟兄”、“弟弟”等。 然而,愈对立于弟布的词则是“姐妹”、“姐兄”或是“姐姐”、“妹妹”。 总而言之,弟布是一个指代“弟弟”或“兄弟”的汉语词汇。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拆分部首是弟和布,并且根据笔画统计共有12画。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