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鉴燧的意思、鉴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鉴燧的解释

亦作“鉴燧”。1.方诸和阳燧。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阳燧,向日取火的凹镜。《周礼·考工记·輈人》:“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郑玄 注:“鉴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2).偏指方诸。《太平御览》卷五二六引 汉 卫宏 《汉旧仪》:“以鑑燧取水於月,以阳燧取火於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鉴燧(jiàn suì)是古代汉语中对一种取火器具的称谓,特指利用日光聚焦原理取火的青铜凹面镜,又称“阳燧”。其核心含义与形制功能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形制与功能

    鉴燧为青铜铸造的圆形凹面镜,正面光滑如鉴(镜子),凹面可聚焦日光于一点,引燃易燃物(如艾绒)以取得火种,属先秦时期重要的取火工具。《周礼·秋官》载:“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其中“夫遂”即指阳燧(鉴燧)。

  2. 词源与别称

    “鉴”本义为铜镜,“燧”指取火工具,二字合称凸显其兼具反射与取火的双重功能。古籍中亦通称“阳燧”(《淮南子·天文训》)或“金燧”(《礼记·内则》)。


二、科学原理与文化意义

  1. 光学应用

    鉴燧利用凹面镜的聚光原理,将平行日光反射至焦点产生高温,体现古人对光学的早期认知。沈括《梦溪笔谈》详述:“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著物则火发”。

  2. 礼制与象征

    在周代,鉴燧由专职官员(司烜氏)掌管,用于祭祀取“明火”,象征洁净与天赐之火。《论衡·率性》称“阳燧取火于天”,赋予其沟通天人的文化内涵。


三、考古实证

考古发掘证实,战国至汉代墓葬中多见青铜鉴燧实物。如:


四、文献考据

  1. 《周礼·秋官》

    “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

    (注:夫遂即阳燧,鉴为承露铜盘,二者合称“鉴燧”)

  2. 《淮南子·天文训》

    “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释义:阳燧(鉴燧)在日光下可引火。


参见


参考文献来源

  1.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注)
  2. 《礼记集解》(清·孙希旦撰)
  3. 《梦溪笔谈校证》(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
  4. 《周原青铜器》(陕西考古研究院编)
  5. 《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华觉明著)

网络扩展解释

鉴燧(jiàn suì)是古代两种取水、取火器具的合称,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1. 器物组合

    • 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青铜器,形似杯子。
    • 阳燧:向日取火的凹面铜镜,通过反射阳光聚焦生火。
  2. 词源解析

    • “鉴”本义为铜镜,引申为取水器(方诸);“燧”指取火工具,包括阳燧(金属凹镜)和木燧(钻木取火)。

二、历史记载与用途


三、文化象征意义


四、相关拓展


“鉴燧”既指实用器物组合,也承载着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双重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周礼》《太平御览》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八尺龙班左雹葖北海犇忙不受用缠令辞餐疵玷刺手词学兼茂科道烦恼对外贸易分谤汾河辅车脣齿格物大馆顾忧古月轩好事天悭和成涸流患难与共哗喧回思歼击颊食酒狂机中锦字老斗勒铭两个时候炼指嫽俏灵鹄犁头蛮花明矾默字难易盘多撇然晴霁青绶烧献诗颠世氏厮觑撕挦耸服俗文学太宁天闪玩牌晚涂稳稳静静无颠无倒乌金拓贤甥嬉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