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狄鞮的意思、狄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狄鞮的解释

(1).古代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人。《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孔颖达 疏:“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 周 室受命,经典备存,象寄狄鞮,随方受职。”后泛指通译官,翻译人员。 宋 黄庭坚 《款塞来享》诗:“圣主敷文德,降书付狄鞮。”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惜哉国学舍,未及设狄鞮。”

(2).古地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俳优、侏儒、 狄鞮 之倡。”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韦昭 云: 狄鞮 ,地名,在 河内 ,出善唱者。”一说西戎乐名。见《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郭璞 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狄鞮”是古代对翻译人员的特定称谓,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源与定义
    “狄鞮”最早见于《礼记·王制》,指周代负责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官员。孔颖达注释“鞮,知也”,意为通晓夷狄语言并与中原交流的专业人员(、)。

  2. 文献记载与功能
    据《礼记》记载,周朝按方位划分翻译职能:“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狄鞮的职责是沟通中原与西方部族的语言差异,促进政治、文化交流(、)。

  3. 引申与扩展含义

    • 泛指翻译人员:南朝梁沈约《均圣论》提到“象寄狄鞮,随方受职”,此后“狄鞮”可泛指通译官()。
    • 地名或乐名争议:《史记》注释中提及“狄鞮”或为河内地名,亦或指西戎乐名,但此用法较罕见()。
  4. 现代关联
    该词因文化意涵被用作个人或品牌名称,例如某公众号以“狄鞮”为名,体现对古典语言与现代翻译专业的融合()。

“狄鞮”核心指周代西方语言翻译官,后泛化并衍生出地名等争议性含义,现代亦作为文化符号被借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狄鞮(dí dī)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汉字词语。下面我会逐一回答你的问题: 1. 拆分部首和笔画:狄的部首是犬,总共有11个笔画;鞮的部首是革,总共有15个笔画。 2. 来源:狄鞮是古代汉字词语,源自《说文解字》。狄意为野人或野蛮人,鞮是一种皮革制品。 3. 繁体:狄鞮的繁体字为「狄黎」。 4. 古时候汉字写法:狄鞮在古代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是基本上沿用现代汉字的形态。 5. 例句:他们狄鞮般的举止让人担忧。 6. 组词:狄鞮没有常见的组词。 7. 近义词:狄鞮没有明确的近义词。 8. 反义词:狄鞮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阿媚奥远百篇报纸别开蹊径不如不下于沧海横流侪辈筹计淳化楚严鼓慈临雌弱璁珑打不住怠惰因循等离子体多歧亡羊翻空富宠荴露福威个儿歌呕瓜拉帽归蜃魂瓶蛱蜨图脚根进退触藩咳唾瞭望隶齿里谚尨乱面然偏政破阵乐七哀青云意人喊马嘶蒻头三旌生天沈墨石地受阻书牍倏忽说口送献羧酸铁钉网渔具委练维文危言逆耳物华献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