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屡罄的意思、箪瓢屡罄的详细解释
箪瓢屡罄的解释
犹言箪瓢屡空。 晋 陶潜 《自祭文》:“簞瓢屡罄,絺綌冬陈。”
词语分解
- 箪瓢的解释 .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瓢谢屡设。”《北史·薛辩传》:“ 濬 遗书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 罄的解释 罄 ì 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告罄。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古同“磬”,打击乐器。 显现:“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 严整的样子:“师旷罄然”。 笔画数:; 部首:缶;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箪瓢屡罄”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生活极其贫困,饮食匮乏。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拼音与结构
- 拼音:dān piáo lǚ qìng
- 字义分解: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 瓢:用匏瓜或木头制成的舀水工具()。
- 屡罄:多次空竭,指食物和饮水频繁短缺()。
二、出处与背景
- 原始出处:晋代陶渊明《自祭文》中记载:“箪瓢屡罄,希谷瓢饮。”
- 背景关联:陶渊明以安贫乐道著称,此成语反映了他对清贫生活的描述,常用于赞颂甘于贫苦的品格()。
三、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境。
- 近义词:箪瓢屡空、一贫如洗()。
- 反义词:食前方丈、锦衣玉食()。
- 例句:
他虽箪瓢屡罄,却仍潜心学问,不改其志。
四、延伸知识
- 关联成语:“箪食瓢饮”出自《论语》,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与“箪瓢屡罄”含义相近,但后者更强调物质匮乏的频繁性()。
五、权威来源建议
若需深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陶渊明文集,以获取更完整的语义和文学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箪瓢屡罄》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箪食(饭食放在箪子里)和瓢饮(饮水使用的瓢子)经常用尽,形容生活贫困、物资匮乏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箪(竹木)5画,瓢(瓜)6画,屡(尺) 7画,罄(缶)10画。
来源:《左传·庄公十一年》中的“里子罄,箪瓢屡耗”,意思是说饭食都用尽了,箪食瓢饮也经常耗尽。
繁体:箪瓢屢罄
古时候汉字写法:无具体记载,但古代汉字的形状与现代有所不同。
例句:生活困苦,箪瓢屡罄。
组词:箪箬(竹制的容器),瓢泼(形容雨水很大),罄竹难书(形容笔者写不完)
近义词:生活困苦
反义词:生活富裕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