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nacious and persistent will] 顽强的毅力
韧力不减当年
“韧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顽强的毅力,强调在困难或压力下持续坚持的意志品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韧力”由“韧”(坚韧、不易折断)和“力”(力量)组成,字面可理解为“坚韧的力量”。实际应用中,它特指面对挑战时表现出的持久毅力和抗压能力,例如“韧力不减当年”。
常用于描述个人在逆境中的心理素质,如运动员的坚持、创业者的抗压能力等,强调精神层面的持久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词典来源(如汉典、沪江词典等)。
“韧力”(rèn lì)是一个表示坚韧抵抗的词汇,意为强大的抵抗能力或逆境中持久不变的力量。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韦”(wéi,象征皮革),“力”(lì,代表力量)。它的总笔画数为12,其中“韦”部首6画,“力”字6画。
“韧力”一词来源于汉字,代表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坚韧与抵抗力的理解。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韧力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始终以“韦力”作为构成,而字形的优化与简化是在近代进行的。
1. 他的韧力使他在困境中坚持不懈。
2. 她展现出了惊人的韧力,成功地克服了各种挑战。
3. 这次考试对于学生们的韧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1. 韧性:表示物体的伸缩性和抗拉性能。
2. 韧带:指连接骨骼的弹性组织。
3. 韧皮:指动物皮肤中富含胶原蛋白的层。
1. 坚韧:形容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力量或性质。
2. 不屈:指在困难面前坚决不屈服。
3. 刚毅:形容性格坚强、意志坚定。
1. 脆弱:形容容易断裂或崩溃的状态。
2. 衰弱:指力量或身体虚弱,缺乏活力。
3. 软弱:形容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抵抗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