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拜命的意思、拜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拜命的解释

(1).谓拜谢厚命。命,吊问之辞。《左传·庄公十一年》:“秋, 宋 大水。公使弔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杜预 注:“谢辱厚命。”

(2).受命。多指拜官任职。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 朔,拜命宣皇猷。”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伏审拜命宸章,作藩侯閫。”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故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拜命”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1. 拜谢厚命(礼仪性回应)
    指在吊唁或慰问场合中,恭敬地回应对方的关切。例如《左传·庄公十一年》记载,宋国遭遇水灾时,宋君以“拜命之辱”回应鲁国的慰问,表达对吊问之辞的谢意。这种用法多用于古代礼仪场景,体现谦逊态度。

  2. 受命任职(官职相关)
    多指接受朝廷任命或官职。如唐代岑参《送颜平原》中“拜命宣皇猷”,即描述受命传达皇帝旨意;宋代王安石《贺庆州杜待制启》中“拜命宸章”也指接受官职任命。此含义常见于历史文献,强调对上级命令的遵从。

  3. 现代引申义(接受命运)
    当代口语中可引申为“接受现实安排”,尤其在面对困境时表达无奈或顺从态度。例如“事已至此,只能拜命”。需注意这是非正式用法,与古典含义存在差异。

补充说明: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与“辱命”(谦称未完成使命)形成对比,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若需深入考证古典用例,可参考《左传》《陈书》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拜命(bài mìng)这个词的意思是“顺从、服从他人的命令或安排”。它由“拜”和“命”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拜”字的部首是“手”,它的总笔画数是8。而“命”字的部首是“口”,它的总笔画数是8。 来源: “拜命”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会中臣子对君主的顺从态度,表示对上级的命令表示敬仰、遵从。 繁体: 在繁体字中,“拜”字还是“拜”,而“命”字为“命”。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一些差异。具体到“拜命”这个词,古代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来说,字形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他对领导的拜命态度始终一致。 组词: 拜谒、殷勤拜访、拜堂。 近义词: 服从、听从、顺从。 反义词: 不从、抗命。 希望以上信息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安祥半壁薄利多销勃豀捕讨部选尝秽大熊座钝滞飞文染翰浮动干肥干劲革弊国外海匪荷润河台坏衣黄明化子获准糊涂到顶绛生将行激凌凌金轮朝可行诳欺亏产馈饟蜡炬烂若披锦亮莹莹闾亭满城风雨谩书密密寂寂冥贶莫可奈何能不泼寒胡耆户长青墪亲妮穷里凄欷曲劝擅步上爵十二食是样时泽四裴堂联徒弟推引緼豫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