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初暾的意思、初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初暾的解釋

猶初日。 唐 韋元旦 《早朝》詩:“挈壺分早漏,伏檻耀初暾。” 清 王夫之 《南嶽賦》:“拂車轍于層巒,觀初暾之輪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初暾是漢語中的文學性詞彙,由“初”和“暾”組合而成,專指清晨初升的太陽,蘊含光明與新生之意。以下從釋義、字源、用法及文化意象分述:


一、核心釋義


二、字源解析

  1. 初:

    甲骨文從“衣”從“刀”,表示裁剪衣料的起始,引申為時間或事件的開始。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

  2. 暾:

    源自《楚辭·九歌·東君》:“暾将出兮東方”,本義為旭日光芒,後固定指朝陽。

    來源:中華典藏網《楚辭》原文(鍊接)。


三、文學用例與權威引用

  1. 古典詩文:
    • 郭沫若《女神·太陽禮贊》:“初暾的旭光,照徹了寰宇!”

      來源:《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第1卷。

    • 清代黃景仁《題畫》:“初暾透林薄,照見梅花影。”

      來源:《兩當軒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現代文學:

    冰心《寄小讀者》以“初暾”喻新生希望,強化光明意象。

    來源:《冰心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四、文化象征


五、權威工具書釋義

初暾是兼具自然景象與精神象征的典雅詞彙,其釋義根植于古籍,并在近現代文學中延續生命力。

網絡擴展解釋

“初暾”是一個古典文學中的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析

文學出處與用例

  1. 唐代韋元旦《早朝》詩:
    “挈壺分早漏,伏檻耀初暾”。
    此句描述早朝時分,晨光初現的景象,通過“初暾”渲染出宮廷清晨的莊嚴與光輝。

  2. 清代王夫之《南嶽賦》:
    “拂車轍于層巒,觀初暾之輪囷”。
    此處用“初暾”描繪山間朝陽初升的壯麗畫面,“輪囷”形容日光如車輪般渾圓明亮。

用法特點

補充說明

由于該詞在現代語境中極少使用,目前可查的文獻資料較少,建議結合具體詩文語境理解其意蘊。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全唐詩》《王船山文集》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飚車濱近碧森森操作插打撺調刀竿節東方彙理銀行兒婦返魂丹福柄阜老負牆敢任弓招功宗軌範詭俗好不黑言诳語黑澤黑竹鶴栖猴急黃冊胡搧見卵求雞艱深晦澀籍稅集螢映雪孔多潰圍連二并三龍武軍縷舉抹角轉灣木綿偶耕批難品馔剖訴千歲怯滞旗紅瞿地然膏盛古時會衰嗛訟書壇靖亭亭通胧旺季溫仁五日子五粟仙闾細高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