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的意思、初平的详细解释
初平的解释
传说中的仙人。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 初平 住九霞,焚香不出闭 金华 。” ********* 《秋日偕曾荫千游金华承黄志雄导游北山诸胜并示新辑<双龙记胜>读后题诗》之二:“游罢洞天三十六,归来辛苦记 初平 。”
词语分解
- 初的解释 初 ū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 * (.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指新婚第一夜)。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初衷。和好
- 平的解释 平 í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妌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治理,镇压:平
专业解析
一、年号含义
初平是中国东汉时期汉献帝刘协使用的年号(公元190年—193年),共使用4年。该年号承载了王朝对“初始太平”的政治寄托,反映了动荡时局中统治者对稳定的诉求。相关记载见于《后汉书·孝献帝纪》及历代史书年表。
二、字面组合义
从汉语构词角度分析:
- 初:
- 本义指“起始”、“开端”,《说文解字》释为“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
- 引申为时间或顺序的起点,如“年初”、“初步”。
- 平:
- 核心义为“安定”、“均等”,《尔雅·释地》注“平,正也”。
- 可指社会状态(太平)、地理特征(平原)或行为(平息)。
复合词“初平” 强调“初始的安定状态”,常见于古籍描述局势转折点,如《三国志》中“天下初平,民始安集”的用法。
参考资料:
- 范晔《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 许慎《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初平”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历史年号
初平是东汉汉献帝刘协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190年至193年,共4年。这一时期正值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董卓专权,开启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二、道教仙人
初平(又称皇初平)是晋代葛洪《神仙传》中记载的仙人。据载:
- 生平:丹溪人,十五岁时在山中牧羊,被道士引入金华山石室修道,四十余年不归。
- 神迹:得道后能“叱石成羊”,即通过法术将石头变为羊群。
- 影响:后世文人如唐代曹唐、近代郁达夫等均在其诗作中引用此典故,赞颂仙道意境。
其他相关用法
- 字面组合:若拆分为“初”与“平”,可分别表示“初始”和“平静”,如白居易诗句“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初平”即描述水面刚恢复平静的状态。
- 人名寓意:作为名字时,“初”象征开端、初心,“平”寓意安定、公正,整体寄托了朴素正直的期许。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道教传说及文学用例,可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八一三事变鞭鞘冁衮钞角茶肆吃四方饭瓷窑错紾待伴单音词电气风扇分晰干安耕敛功德田宫房共合轨操瑰意奇行过殿果官侯不灰货家降将略讲目检省娇艾绞尽脑汁基本国策解巾旌旟祭日纠纆芵明狼疮类攒临身蔺子逻堡蚂蚱没耳性嗯哎怒目切齿泼黛泼胡绮谈趋谒三期贤佞十二月时训首摄说好嫌歹随方就圆随人俯仰填淤土地爷吐刚頽堕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