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牢廪的意思、牢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牢廪的解释

见“ 牢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牢廪(láo lǐn)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牢”和“廪”二字组成,专指古代储存粮食等物资的官方仓库,尤指粮仓。其含义可从字源、历史用法及权威辞书解释三方面详细阐述: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指关养牲畜的栏圈(《说文解字》:“牢,闲养牛马圈也”),引申为坚固、关押之所。在“牢廪”中,“牢”强调仓库的封闭性与防护功能,如《周礼》注疏提及“牢”为藏谷之固所。

  2. 专指粮仓(《说文解字》:“廪,谷所振入也”),特指官府储粮设施,如《孟子·滕文公上》载“廪无陈粟”,即官仓无旧粮。

    合成词义:二字组合后,“牢廪”特指具备严密防护的官方粮储仓库,强调其储备与安全保障功能。


二、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1. 先秦制度

    周代设“牢廪”为重要财政机构,掌管粮食储备与调配。《周礼·地官》记载“仓人掌粟入之藏”,郑玄注:“仓廪,藏米曰廪,藏谷曰仓”,而“牢廪”泛称此类官仓系统。

  2. 经济职能

    汉代贾谊《论积贮疏》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其中“廪”即指牢廪类粮仓,体现其社会稳定作用。

  3. 军事用途

    《管子·牧民》载“仓廪实则知礼节”,并提及战时“牢廪”为军粮供应核心,凸显其战略地位。


三、权威辞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为“粮仓”,引《周礼》注:“牢,廪也。”指出其作为国家储备设施的性质(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2. 《古代汉语词典》

    释“牢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并引《汉书·食货志》例证(商务印书馆,2014年)。

  3. 《辞源》

    强调其词源关联性:“牢”取坚固之义,“廪”为储粮之所,合称防护严密的官仓(商务印书馆,1988年修订版)。


四、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延伸

据经济史研究,“牢廪”体系是古代中国“常平仓”制度的雏形,通过丰年储粮、荒年放赈调节民生(参见《中国经济通史·先秦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其管理机制在《睡虎地秦简》中亦有详细律法记载,体现早期国家仓储制度的规范化。


“牢廪”是古代中国对官方粮仓的专称,兼具存储、赈灾、备战功能,字义融合了空间封闭性(牢)与粮食储备属性(廪),是研究古代经济制度的核心词汇。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3. 《贾谊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4. 《管子校注》(中华书局)
  5.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6. 《辞源》(商务印书馆)
  7. 《中国经济通史·先秦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牢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指监狱或牢房,表示囚禁、关押的场所。

词源解析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被监禁的状态,如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强调失去自由的处境。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或相关词汇演变,可参考历史文献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辛半价北宫词纪本巴人别头不知薡蕫盛满彻夜驰角虫蛇辞解厝疑粗声粗气钓鼇竿缔缉二甄高岌格得宫幄孤哀子骨鲠国衆和德减贱九湃基业看不见馈贫之粮阔匾两世为人令人莫测没饮藐躬目睭泥涅抢婚七大洲青龙疏劝酒胡软靠三大宪散外赏善罚恶善吏圣惪蛇脐折札识略石绒恕思司箴索处甜丝丝头讫维他命危微精一霞峯贤劳夏孰歆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