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称“ 百年歌 ”。乐府诗的一种。 晋 陆机 所创,记述从幼小到耄老的状况。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百年诗》,起总角至百年,歷述其幼小、丁壮、耆耄之状,十岁为一首。 陆士衡 至百二十时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百年歌》:“ 李观 作《百年歌》, 王湜 请其法。”《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下》:“ 克用 ( 李克用 )破 孟方立 于 邢州 ,还军 上党 ,置酒 三垂岗 ,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悽愴。”
关于“百年诗”的详细解释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
起源与结构
由晋代文学家陆机首创,属于乐府诗的一种。该诗体以十岁为一个阶段,从幼年(总角)到百岁,系统描述人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社会境遇。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记载其“十岁为一首”,陆机原诗甚至写到一百二十岁。
内容特点
通过诗体形式记录人从“幼小”“丁壮”到“耄耋”的生命历程,具有时间跨度大、叙事连贯的特点。例如《百年歌》即为此类代表作。
基本释义
形容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并流传百年。常用来赞美诗作语言优美、思想深刻、情感真挚。
典故溯源
明代杨慎在《世说新语·文学》中首次用“百年诗”形容东汉文学家杨修的作品,认为其诗作具备传世价值。
补充说明:需注意“百年诗”在古籍中主要指陆机开创的诗体(如《百年歌》),而作为成语的用法属于后世引申。若需查阅完整诗作内容,可参考《乐府诗集》等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