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带衔的意思、带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带衔的解释

兼带官衔。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府县·一府二推官》:“惟 直隶 之 永平府 带衔 蓟 辽 诸镇理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带衔"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具体用法两个层面进行解释,主要用于指代古代官员的身份标识或现代象征性的荣誉职位:

一、字义解析与核心含义

  1. "带":本义指佩挂、系束物品的带状物,引申为佩戴、持有某种标识或职务。如《说文解字》释:"带,绅也。男子鞶带,妇人带丝。"
  2. "衔":原指马嚼子,后引申为官职、头衔级标志。如《正字通》载:"凡官阶名号皆曰衔。"
  3. 合成义:"带衔"即佩戴象征官职或等级的标识,核心指拥有特定官阶、职位或荣誉称号。其内涵强调身份的外显性与制度性认可。

二、具体用法与语境分析

  1. 古代官制中的实职标识

    指官员实际担任职务时佩戴的等级标志(如清代顶戴、花翎)。《清史稿·职官志》记载,官员依品级"带衔"相应冠饰,如一品官戴红宝石顶冠。此用法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

  2. 现代语境中的荣誉性职位

    用于指称不承担实际职责的荣誉性称号(如"带衔顾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挂名担任某种职务,不负具体责任。" 常见于学术、文化机构授予的荣誉头衔。

  3. 军事领域的特殊含义

    在军队语境中,"带衔"特指军官保留军衔等级但未担任实职的状态(如退役军官保留原有衔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退役军官可依规"带衔"离休。

三、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

"带衔"制度源于周代礼制,至明清形成完备体系。其本质是通过视觉符号(服饰、印绶)彰显社会等级,如《礼记·玉藻》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现代转型为荣誉体系后,仍保留对个人成就的制度化认可功能。


权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制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
  4. 冯天瑜. 《中国文化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带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兼带官衔或担任某种职务/身份。古代多用于描述官员同时兼任多个职位,现代可泛指承担特定职责或身份。


二、详细解释

  1. 古代官场用法
    指官员在主要职务之外兼带其他官衔。例如明代文献记载:“惟直隶之永平府带衔蓟辽诸镇理刑”(《野获编·府县·一府二推官》),意为某官员在永平府任职时,同时兼任蓟辽地区的司法职务。

  2. 现代延伸含义
    可扩展为承担某种身份或责任,例如“带衔教授”表示除教学外还承担管理职务的学者。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词义辨析


五、来源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查字典》、《搜狗百科》等权威资料,完整内容可参考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案验白八备览逼限餐费佁儗仇虏大而无当打手惦算砥刃端面敦物二分之祭二林放情丘壑方釳凤跱龙拏分竹狗官狗马声色钩元提要过斗衡鹿鹤杖华裾话阔户曹尚书洊升荚物酒米圆击筑苦腻梁岷留中不下旅雁猱升旁死魄钱塘湖洽同清洁工荣荣媆媆三禅三皇五帝商市砂糖慎身修永社燕寿桃庶旧书室梳雪宿积素帐瘫缓天廐讬政煨烤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