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驾的意思、大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驾的解释

(1) [carriage for a sovereign or emperor]∶皇帝出行,仪仗队之规模最大者为大驾,在法驾、小驾之上

(2) [Emperor]∶皇帝的代称

大驾亲征,以正伐逆,理必有征无战。——《晋书·嵇绍传》

(3) [your gracious presence]∶对他人的尊称

详细解释

(1).皇帝出行,仪仗队之规模最大者为大驾,在法驾、小驾之上。 汉 蔡邕 《独断》:“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有法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僕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

(2).泛指天子的车驾。《新唐书·陈子昂传》:“﹝陛下﹞方大驾长驱,按节西京,千乘万骑,何以仰给?”

(3).指皇帝。《晋书·忠义传·嵇绍》:“大驾亲征,以正伐逆。”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建炎 初,大驾驻蹕 南京 、 扬州 ,而 东京 置留守司。”

(4).对他人的敬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久违了。大驾几时到的?”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务恳大驾莅临,无任盼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驾"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沿革的多义词项,其核心语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古制本义 指古代帝王出行时规模最大的车马仪仗队。《周礼·夏官》记载:"大驾,属车八十一乘",由太仆卿执辔,属车队列包含金钲、黄钺等礼器。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仅存于历史文献或仿古语境。

二、尊称转喻 通过借代修辞衍生为对尊者或重要人物的敬称,常见于正式书面语。如《三国志·吴主传》"大驾已旋"即指孙权本人。现代用法如:"恭候大驾光临"(《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多用于商务邀约或重要活动请柬。

三、口语化用法 当代北方方言中可作第二人称代词,含戏谑或自嘲意味。例如:"这事还得您大驾亲自出马"(《北京方言词典》2003年版),这种用法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语体色彩。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1993年版)中标注为"书信用语/敬辞",其语义演变轨迹完整呈现了汉语词汇从具体物象到抽象尊称的语法化过程。现代语用中需特别注意语境适配性,正式场合使用能突显庄重感,但非正式交流中过度使用易显迂腐。

网络扩展解释

“大驾”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历史语境和用法中存在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皇帝出行的仪仗规格
    指古代皇帝出行时规模最大的仪仗队伍,规格高于“法驾”和“小驾”。例如,汉代蔡邕《独断》提到大驾需公卿引路、大将军随行,并配备八十一辆属车。

  2. 皇帝的代称
    借指皇帝本人,常见于史书。如《晋书·嵇绍传》中“大驾亲征,以正伐逆”即用“大驾”代称皇帝。

  3. 对他人(或对方)的尊称
    用于敬称地位高者或宾客,例如“恭候大驾光临”。


二、详细解释与出处


三、用法举例

  1. 本义:
    “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独断》)
  2. 代称皇帝:
    “大驾亲征,以正伐逆。”(《晋书》)
  3. 尊称他人:
    “恭候大驾多时,请上座。”(现代用法)

四、总结

“大驾”从专指皇帝仪仗,演变为对皇帝的代称,再扩展为对他人的敬语,体现了汉语词义的历时性发展。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独断》《晋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璧微瑕杯瓢兵戈扰攘并育伯高昌衢长生禄位尘杂大鵹彫零地铺冬藏东遮西掩东走西撞吨浬反潜机飞忙封建社会主义格布归谬法国刑花丛翚构惑然叫噉勦扑骄约芥末撅巴抗颜为师泪脸立正李子笼籞履义媒糵没头没脸溟诛侔莫鹏擒品极迁善改过七絶青琼柔温辱么烧畬神往神来神墟授时霜暑耍手腕説通汤镬庭长文法学斡旋吴封小阜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