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庠的意思、黨庠的详细解释
黨庠的解释
指古代乡学。语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死则必葬我於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 陈炽 《<盛世危言>序》:“故 三代 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 始皇 愚之。”
词语分解
- 黨的解释 黨 ǎ 见“党”。 笔画数:; 部首:黑; 笔顺编号:
- 庠的解释 庠 á 古代称学校:庠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黨庠”是汉语词汇,现多写作“党庠”,指中国古代地方设立的学校,属于乡学体系的一部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
字面构成
- “党”:古代地方行政单位,五百家为一党(周代制度),后泛指基层行政组织。
- “庠”:本义为学校,特指地方设立的官学。《孟子》中记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可见其历史渊源。
-
文献出处与定义
出自《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这里描述了周代教育体系层级:
- 家族设“塾”
- 地方(党)设“庠”
- 行政区(遂)设“序”
- 国都设“学”(最高学府)。
-
历史背景与功能
党庠是周代地方教育的重要机构,主要教授礼乐射御等“六艺”,培养基层人才。唐代刘禹锡在《绝编生墓表》中引用此词,陈炽《<盛世危言>序》也提到“党庠”体现古代重视教化的传统。
-
综合释义
泛指古代乡学,与中央官学(如太学)对应,承担基础教育和道德教化职能,是“有教无类”思想的实践载体。
提示:因“黨”为繁体字,现代汉语中多写作“党庠”,两者含义一致。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黨庠(dǎng cháng)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下面让我一一为您解释: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黨(dǎng):部首为黑,共有7个笔画。
- 庠(cháng):部首为广,共有5个笔画。
2. 来源:
- 黨庠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庄子》一书中第二十一章。在这个章节中,庄子使用黨庠来描述一个充满童真和婴儿般纯真的境界。
3. 繁体:
- 黨庠的繁体字为黨廠。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在古代,黨庠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意思并没有改变。
5. 例句:
- 这个孩子的天真无邪让人觉得他还活在黨庠之间。
6. 组词:
- 黨同伐异(dǎng tóng fá yì):指党同而异的情况,即在团结的同时接受不同的意见。
- 庠序(cháng xù):指学校中的宿舍。
7. 近义词:
- 纯真(chún zhēn):指纯粹、无杂质的状态。
- 童心(tóng xīn):指婴儿般天真无邪的心态。
8. 反义词:
- 成熟(chéng shú):指经历并学习后的稳重和知情达理。
- 推崇(tuī chóng):指受到普遍尊重和崇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