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初地的意思、初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初地的解释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初地"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阐释:

一、佛教术语概念 在佛教典籍中,"初地"特指菩萨修行阶位"十地"中的第一地,梵语称"Pramuditā-bhūmi",汉译为"欢喜地"。此概念出自《华严经》,指菩萨证得圣果后,初次破除见惑,获得无漏智时生大欢喜的境界。唐代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记载:"初地菩萨断分别障,证遍行真如",强调这是脱离凡夫位的关键阶段。

二、地理空间概念 在传统汉语语境中,"初地"可指代原始未开发的土地,《汉语大词典》引《水经注》"凿山初地,穿涧为渠",描述人类早期开垦自然的场景。明代地理文献《广舆记》使用"初地"特指中原文明发源地,具有文化起源的象征意义。

该词在文学创作中常被活用,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以"初地相逢疑旧识"比喻故地重游的恍惚感,展现词语的审美延伸。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宗教哲学讨论和历史地理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初地”一词的含义可从基本语义和佛教术语两个层面进行解析,具体如下:

一、基本语义

指初次踏入陌生领域或环境,常用于形容对某领域规则不熟悉的初始状态。例如:“他初地职场时常感到迷茫。”

二、佛教释义

  1. 修行阶位

    • 在佛教体系中,“初地”是修行者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
      • 三乘共修(声闻、缘觉、菩萨)中称为“乾慧地”,即修行的基础阶段。
      • 大乘菩萨道中称为“欢喜地”,指菩萨初证圣果、心生法喜的境界。
    • 典出《华严经·十地品》和玄奘《大唐西域记》,如“位登初地”形容修行者达到此阶段。
  2. 佛教寺院别称
    唐代文学中常以“初地”代指寺院,如王维《登辨觉寺》诗句“竹径从初地”,通过自然景物暗喻寺院环境。

三、使用场景

建议参考《华严经》或《大唐西域记》原文,以及王维相关诗作,进一步体会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板烟报马标驳殡埋宾位不踰时层秀车座鸱夷子皮打快通拳盗夸大义遏刘泛祭凤采鸾章逢纷歌功颂德光风霁月冠履倒置雇佣毫分后备粮环匝浑浑沈沈兼爱江格尔艰阻惊鸾回凤计数器祭享卷末考文脸厚灵奥轮笔蛮氏门殚户尽篾篓鸣世奴辈平铺贫踬钱货秋期气壮胆粗躯骸屈威三雍升魄生死予夺声学沈梦霜虫停逗停搁挺腰子旺销微忱霞巾香味